2019年1229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张继先发现病毒性肺炎疫情,立即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会诊专家一致认为不正常,立即向卫健委疾控处报告。2019年12月30日下午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同学群里发布消息说“确诊了7例SARS”,随后更正说是冠状病毒,1月3日,公安局找到他,要求他签了训诫书。1月10号李文亮开始出现咳嗽症状,11号发热,12号因感染冠状病毒肺炎而住院。 在武汉市卫健委1月16日23:55分发布的通告中,仍未提及医护人员感染情况。1月21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提出“超级传播者可能已经出现”,称当时公布的武汉15名被感染医护人员当中,14人是被同一病人传染的。1月22日上午,国新办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针对有媒体就14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型肺炎一事、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变异出现超级传播者的问题回答说,还没有证据说已经有了“超级传播者”。“我们一直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我们当务之急是以科学思维开展防控治。认为由于该患者多次转移病房,所以不能算是“超级传播者”。“所以在卫生应急状态下,大家不要慌,优秀到位的管理非常重要。”记者求证其他多位权威疾控专家,均认同此判断。
被压制的信息
回溯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的蔓延过程,几乎是一种必然。
2019年12月30日,网上流传出一份盖有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公章的红头文件,紧急通知“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
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林羽回忆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武汉市的策略都是“冷处理”。他所在的医院就通知,在没有单位授权的时候,不允许私自在公众平台谈论病情,不允许私自接受媒体采访,不仅仅是临床系统,包括院感、CDC那边消息管控更严重,“整个就不让说”。当时,医生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再嘱咐就诊患者:“口罩、口罩、一定要买口罩、戴口罩”,甚至半开玩笑地嘱咐“不要去华南海鲜市场买东西,那里东西不新鲜。”
12月31日,武汉市政府公告称,共发现27例病例,其中7例严重,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消息:“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不能断定是网上传言的SARS病毒。”
武汉市公安机关经调查核实,还传唤了8名在网络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的违法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理,并在2020年第一天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这条消息。
从1月6日至1月10日,武汉市卫健委没再就“不明原因肺炎”发布通报。
“12.31通报疫情,当天我去买口罩,药店排长队,而且断货。后面几天官方要我们“不传谣”,而且说“未见人传人”,我们松懈了。再后面一周多,病例一个没有增加,我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一位武汉网友在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写道。
1月11日更新的通报中,武汉市卫健委继续表示:“自2020年1月3日以来未发现新发病例。目前,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
而就在此后几天,泰国、日本纷纷报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1月12日~17日,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在武汉市召开。18日,百步亭社区还举行了第20届“万家宴”。20日下午,武汉省应急管理厅举办了春节联欢会。21日,省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在洪山礼堂举办。参加演出的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官方账号写道,到场观看的有省领导和省各界代表,“在武汉:大家带着层层口罩,克服肺炎恐慌,用敬业、执着、认真全力以赴。”
在1月20日前,武汉大街上戴口罩的人并不多。林羽曾询问武汉地铁职工为什么不带口罩,对方说是领导不让带,怕引起恐慌。“太寒心了!如果官方刚开始就把情况说清楚的话,百分之五六十的人会做好防护吧。”林羽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意识到事情严重了,就是在钟南山院士(20日)出来说话(“人传人”)之后。”多位受访者这样表示。此时的武汉协和医院已将体检中心临时征用为“感染病房”,一楼为输液室,2~3层为病人病房,4层设置了医护人员隔离室,疑似感染的医护人员19日已经被安置其中,最高峰时有二十多位医护人员疑似感染。
1月20日钟南山讲话之后,混乱仍在持续。22日,疑似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待产妇刘芳在武汉协和感染科住到第四天,即将临盆。因为怕对胎儿有影响,她一直没做CT,能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因紧缺也一直没排到她。
“剖的当天确诊了,因为第一胎剖腹,这胎还得剖,没有办法,医生就穿着三级防护服,穿得像宇航员一样给她做了剖腹产。”林羽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3日发布的《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市民关心的几个问题的答复》中提到,前期(1月22日前)全市“每天可检测样本200多份”,但光是武汉协和的发热门诊每天就有近200人在排队,这还只是武汉市七个定点诊疗医院之一。
当时,武汉协和排队最长的超过了5小时、短则2~3个小时,“病人往上报,几天都没有反应,然后上面说还在等,人太多,导致很多医生、病人不能确诊。”林羽说,当时,院内还有接近三十名医护人员在隔离观察。
除了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配备了护目镜、口罩、隔离衣等三级防护装备,其他科室和病房的医生和护士除了口罩,基本没有其他防护。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张继先,李文亮外,其它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