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文
继山东、四川、西安、杭州、南京等出台“医护人员子女中考加分政策”后,湖北也跟进了,《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中提出,2020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有关市州可在其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医护人员在最危险的地方帮着社会渡难关,生命之托生死之交,我支持应该大力关爱和奖励他们,某些方面再多的倾斜,公众也不会有意见,甚至觉得奖得还不够。但,拿牺牲教育公平进行奖励,对不起,恕难接受。
这不是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决策,而是灵机一动、脑子一热、急于补偿而拍脑袋的产物。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加分不是对医护人员的体贴和尊重,相反,倒是把令人尊敬的他们,架到了让其他群体不满的风尖浪口,可能给他们招来“仇恨”情绪。
这不,很多人就问了,凭什么只能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难道一线警察和消防就不危险了,难道一线公务员就不顶着巨大压力了,难道维护着这个城市正常运行的其他职业群体,外卖小哥,保洁人员,志愿者,司机,就不应该受到同样的倾斜和关爱?当然,可以讨论贡献的大小,医护人员的贡献不可替代,但对这种贡献的奖励,是否非要延伸到教育加分?本来对医护人员的敬意和关爱是一种社会共识,但一涉及“中考加分”这种关系到孩子命运的敏感而重大的规则利益,就制造了社会矛盾,在群体间形成了微妙的冲突,不好。
拿什么去奖励都可以,最好别拿教育加分当奖励筹码。这几年社会在这方面越来越形成共识,无论如何要保障教育公平这个底线,尽可能地减少加分元素,为教育公平减负,将过去附加在教育上的加分元素大大地削减,还教育公平以单纯和简单,让每一个孩子在公平的起点上起跑。尤其是中考和高考,作为重要的命运分界点,起点公平尤其重要。如此教育改革的共识认知基础下,拿“中考加分”去奖励一线医护子女,悖离了社会公平,可能是教育的退步。也会干扰当下战疫凝聚力,形成某种情感的分裂,其他群体不舒服,医护人员未必就领情。
不仅其他群体不满,也会在一线医护人员之间形成不公。中考加分不是全国统一,有的省份有加分规定,有的省份没有,而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各省都有,同在一个病房工作,他们会作何感想?同时,也会在去了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形成区隔,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