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不能欺负弱者
王昊轩
前几天有个让人苦笑不得的新闻。
在河南郑州,有个女子确诊了。她在疫情期间几乎没有外出过,除了听信了专家的话,认为双黄连有用,跑到药店去抢购了。
她其实就是因为缺乏知识,被专家给忽悠了。
还有一则新闻。一群女护士,为了抗击疫情。剃光了自己的秀发。如果这是为了防止感染,并无不妥。但扎眼的是,在合影中。女性全部带着普通口罩,剃了光头。而一位领导模样的男性,却带着高档的N95口罩,头发也没剃光。
这则新闻让人看了有些不舒服。女性是弱者。在灾难中需要被保护,而现在,却要他们上前线去保护他人。还没能给她们提供更好的装备,却要让她们剃光了头发。
在疫情面前,宣扬英雄主义的时候,要有一个度。不应该让医务工作者无防护执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也不应该宣扬那种怀胎九月的孕妇上前线的新闻,这也许是她个人的光荣,缺失医疗体系的耻辱。病人康复后拒绝出院,说住的都不想走了,这让人觉得很可笑。医院就是医院,又不是五星级宾馆,怎么会住了就不想走呢?
难道是肺炎治好了,又得了脑炎?
还有一则新闻,哦,不,是一打新闻。一些老人,乞丐,这种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疫情中踊跃捐款,不留名字。丢下钱和物资就走了。
这种新闻乍一看没什么。但这些弱者,有的并没有稳定的收入。像白芳礼老人一样做体力活讨生活。这次疫情,他们把积蓄都捐了,以后碰到问题,需要用钱了,他们该找谁呢?
弱者当然有捐款的资格,但宣扬弱者捐款,鼓励弱者去捐款,就不太应该了。有占弱者便宜的嫌疑。
与其宣传穷人,老人捐款,不如宣扬那些在纽约,多伦多开着跑车炸街的富二代捐款。毕竟他们改装车子的钱,就够买许多物资了。
与其宣扬弱者捐款,不如宣扬强者捐款。一个强者的作用,能顶十个弱者。
在抗击疫情的时刻,人们难免神经紧张,执法过度。甚至执法者做出违法行为。
比如,有一家三口在家里打麻将,被上门的工作人员把麻将给砸了。这就有些过分了,有欺负老实人的感觉。一家人聚在一起打麻将不允许。那一家聚在一起吃饭的,该允许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还有一些租户,因为粗暴的,一刀切式的懒政。不能回到自己居住的房子,即使自己并不来自疫区。这也是一种懒政,暴露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也是对弱者的一种霸凌。
还有些地方,对隔离的病人收钱,这是不应该的,对防疫不利。如果一个病人没钱住隔离病房,让他游荡在外边,难道不是对公众健康的巨大威胁吗?
就算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也不应该欺负弱者。粗暴执法。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这个社会中的老人,残障人士,女性,小孩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善待弱者,不但在道德上有必要,对整个社会的利益,也是有好处的。
强者不能强到能能买下弱者的尊严。弱者不能弱到没有了变成强者的希望。
张文宏医生说了,防疫中,让党员先上,不能欺负老实人。
执法者,首先自己要守法。不能带上了红袖章,就忘记了法律,忘记了道德,欺负起老实人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