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未经证实的结论作为防疫指导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些官员、专家自以为比世卫组织还高明,凭着想象和恐惧在那里妄下结论。
1不戴口罩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2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3潜伏期患者可以传播病毒
4痊愈的患者,有可能再次感染病毒;
5只要是哺乳动物(包括猫、狗)都可能传播该病毒
这些结论,相当吓人,但统统是未经证实、没有科学依据的,全凭某几个人一张嘴,却成了疫情防控的关键指导,然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极端措施。
再加上疫情爆发之初,湖北和武汉的官老爷缺乏作为,备受舆论指责,在“前车之鉴”下,某些地方官老爷们终于懂得,不作为可能会被问责、乌纱不保,但乱作为、政策极端,不但不会被问责,反而能捞得“硬核”的美誉。其实所谓硬核,就是集体发癔症而已。随后,全国各地的防控措施不断加码,走极端,乃至走火入魔。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首先,面对疫情需不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措施?肯定需要。我国从一开始就做出了很多有效措施。但反应措施一定是基于科学,是克制的、必要的、契合疫情的态势,而不是某些官老爷一拍脑门的产物。不作为固然是懒政,但乱作为、搞一刀切更是一种恶的懒政。措施在执行中,应该受到媒体和各界的监督,否则容易演变成滥用权力。
封路、封门、禁止出入、交通管制、到处抓不戴口罩者、进屋打砸麻将桌、社会的商业活动(除了卖口罩、超市等)基本停摆、复工复产不断拖延……这些极端措施荼毒深远,不但伤害群众合法权利,伤害经济民生,还在社会中制造普遍的恐慌。
对普通公众来说,防范病毒最关键就是2点:勤洗手防接触传播、与人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防飞沫传播。完事儿了。这也是世卫组织一再强调的。普通公众一般不需要戴口罩,有症状才戴、去医院才戴、照顾患病亲属才戴。【1】
没必要戴,却非要戴,反而不安全,因为:1口罩容易带来虚假的安全感,以为很安全了从而忽视了洗手、保持距离;2普通人很少能正确的佩戴口罩,喜欢用手触摸口罩感染面,而口罩是很容易吸附病毒病菌,就有接触传播的风险;3口罩处理不当,或随意丢弃,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
有些人说:戴口罩是为了防止被潜伏期患者感染上。潜伏期内是否有传染性,现在还没有科学研究证实。一般的病毒性传染病的特点是潜伏期内不会传播。假设新冠病毒潜伏期也能传播,也不可能是主要的传播部分。有认为是潜伏期传播的,实际上已经出现症状【2】。否则权威机构是不会这么建议的。普通人防范病毒还是那2点,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
然而,执法者们强制全民统统戴上口罩,不分场合。否则就缉拿归案,抓去隔离,或者游街示众。这也违背了钟南山院士的本意。
所谓硬核
1格抓勿论
2进屋打砸
3游街示众
4杀猫杀狗
5“一律不准”
在恐慌的支配下,大家仿佛集体发了癔症,成了勒庞所谓的乌合之众。人们纷纷赞美那些“硬核防控”,越极端越好,越变态越好。
对不戴口罩者的抓捕,真令人大开眼界。某些基层执法者大量滥用权力,肆无忌惮的侵犯公民权利。
我举出的这些现象,各地普遍存在(并不仅是在湖北),区别只是程度之分、有没有被记录下来。一些视频证据,只能用截图方式发出来。
格抓勿论
下面这个老太太,在空旷的地方坐着,被病毒感染的概率等同于被雷劈到的概率。执法者一定要过来强迫她戴口罩(是为了防止她被执法者感染吗?),言语纠缠之下,老太被逼疯了,撒泼起来,最后倒地不起。
这个老大爷,出门小便,口罩放家里,结果被抓去隔离15天。执法者给了他一个口罩后,乖乖上警车。
不戴口罩被绑在树上,用胸罩捆在脸上,堵住嘴巴。已经发明了用胸罩来防病毒?
空旷场地,不戴口罩,抓。
进屋打砸
进屋打砸麻将桌,成为流行现象。一家三口在家里打麻将,执法人员冲进屋里打砸麻将桌、巴掌扇人。被打的小伙儿最后问了一句,难道一家人不可以一起吃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