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08|评论: 7

围观: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网友:神统计呀!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2-2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围观: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网友:神统计呀!
    微评:神统计是不是要专治各种不服?

           谢歌说事

       据某官网显示,2018、2019这两年的生产总值显现的数字差不多一样,就像是量身定做一般(如图)。

        由于我们不够专业,也不明白这其中的统计过程和计算方式到底有多复杂,因此就想对此发个瘪言,请有关部门原谅包容我们的好奇心。今天就来提个问,一个地方的GDP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大家很想能够去了解个大概。

       我们认为,不管是生产法、收入法还是支出法,最终的统计原则和需要计算的东西必须要确定,同时,最终的结果,在理论上也应该归于统一。

       那么,根据历年来很多部门对于统计,特别是对一个地方生产总值的统计会不会有水分呢?

      各位吃瓜群众,我想,估计这水分都还是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对吧?其实,承不承认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可以围观围观。

       分析一下水分的原因,估计加统计,这恐怕是由统计的口径决定的?因为,从GDP的统计方面去看,它应当是最终的生产的价值,而不会是仅仅考虑了消费等方面的情况。

       在这里,为了更直观,弄个例子来说一说:倘若,有一台车,去年生产出来交给4S店销售,价格20万,那么,它就在去年创造了20万的GDP,但是并不考虑这辆车是否能卖出去,如果不能,那么这个数据便是个幽灵。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假如说上面提到的这辆车如果到了第二年才卖出去的话,可能会因为市场等原因,今年卖出去的价格少了两万即20万少两万只有了18万,那么,这就让去年的GDP实际上虚增了2万元。

       还有一个是,服务的重复性产生的水分。比如说一套房,可能经历过五六次的交易,每一次房产经纪都会收取服务费,而且每一次都可以计入GDP,但是,实际上,山也还是那座山,房子也还是那套房,那么,创造社会价值了吗?答案是并没有,但这中间却多了个流通价值。


       算来算去貌似有点复杂,而且是有的算法也不啥懂,说直接一点吧,直奔主题问一问,这一个地方的GDP到底会不会有负数呢?答案几乎是可以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因为,负数不可能出现。原因是,就算这个地区所有人都在坐吃山空,没有生产和交易,最多也只是为0。那么,问题也就跟着来了,这一个地方的GDP的增长到底取决于什么呢?

       三辆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不太明白,但个人感觉马力最强的还是消费,这是刺激投资、生产和出口的基础,也是保证GDP水分减少受产能过剩影响的重要因素。

       那么,扯了一通,回头来说,这两年的GDP数据显示几乎完全一样,除了小数点后面的渣渣,前面的完全一样,这可能就有点扯了,这才是被质疑的原因,感觉这数据使公信度受到了质疑。

       不管啷个说,一个地方的生产总值出现犹如历史一样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就很好笑了,不可能是一个妈生出来的双胞胎。在未能得到官方的正式回应之前,作为纳税人有权对此进行质疑。

       再放上一个关于统计话题的背景:

       针对统计数据造假的社会关注热点,去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曾经举行过一次记者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称,一些地方有搞攀比、争位次的行为。他说,这些年,地方GDP总量大于全国核算,统计数据有水分,导致统计数据的公信度受到怀疑。

       通过搜索结果,我们关注到,去年,即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统计法执法检查,全国人大财经委具体承担了这次执法检查的组织工作。这次执法检查共分成了三个小组,先后去了6个省进行了执法检查,同时还委托了7个省市区进行自查。

       有舆论认为,目前统计法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整个社会统计的法制意识不强,统计造假屡禁不止。一些地方搞攀比、争位次,在源头上对数据弄虚作假,存在着虚报、瞒报、漏报的现象。

       第二,一些基层单位和企业包括居民住户等反映,统计报表多、指标繁、频次多,这加重了基层特别是地方基层政府和企业的负担。

       第三,部门统计的标准、方法、口径和数据不一致,出现了数据打架,形成了“数据孤岛”,也有“数据烟囱”,统计信息共享推进缓慢。

       第四,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追究不到位。对统计的违法行为处罚偏轻。

       第五,统计体系滞后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点评:这些年地方GDP总量大于全国核算,统计数据有水分,导致统计数据的公信度受到了怀疑,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关注到,有专家指出,很多统计指标还是在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确定的,统计指标反映经济建设的多、反映社会发展的少;反映总量速度多,反映结构调整、质量效益这些指标也都很少。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四新”还缺乏比较准确的统计。那么,本地生产总值这个数字如此惊人的相似,自然就值得我们去表示质疑。

       说实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认为,统计部门应当对统计数字压缩或挤干水分才对头。如今,社会上流行这样的一些听上去很不舒服的话: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

       这次疫情给我们的启示是,从此以后,全社会都应当形成说真话的新气象,由此可见,实事求是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当然啦,实事求是并非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问题,它也是我们做计划定政策的基本步骤,如果没有真实的材料,真实的数据和真实的事实也是很难做出正确的结论和正确判断的。今天的疑惑也正在于此。

       急盼权威部门出来走两步,如何?对于身边的民生问题,我们特别表示关注。有质疑精神并不是一件坏事,但由于我们对统计不够专业,也正是因为不太明白,才敢于不耻下问,望有关部门能对此给予解疑释惑。





IMG_20200227_000848.JPG IMG_20200227_000803.JPG
IMG_20200227_000952.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2-27 07:5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2-2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屁股想都知道,
发表于 2020-2-27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gdp增速还是7.5%

发表于 2020-2-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列表上的数值准确不

发表于 2020-2-2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2018年的数据应该是四普后调低了,所有增速是7点击,但是看着增了一丁点
发表于 2020-2-29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山 发表于 2020-2-27 12:22
广安2018年的数据应该是四普后调低了,所有增速是7点击,但是看着增了一丁点

川内大部分城市2018年gdp都调高了,少数走下坡,恰好广安也在之列,与南充、达州的差距越来越大,记得广安当年破1000亿时,天真地认为我们与南充达州差距并不明显,大家都是1000-2000俱乐部,甚至开始调侃川老二绵阳也没超过两千,时至今日,才发现当年的想法还是太年轻。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0-2-29 18:27
数字游戏老百姓别当真,只适合官方统计。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