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62|评论: 4

方方:谁能想到次生灾害会落到汉语上?(3月7日)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方方:谁能想到次生灾害会落到汉语上?(3月7日)



方方武汉日记3月7日:请你们收起傲慢,谦卑地向你们的主人——以百万而计的武汉人民感恩。

谁能想到次生灾害会落到汉语上?


文/方方

天又晴了,而且有点热。大自然有点洋洋自得,太阳一出,就忘记了昨天的阴冷,一派完全与早春无关的样子。昨天头疼,吃了安眠药,比往日提前一小时睡觉,依然睡到中午,起来时,已经好了很多。收到快递通知,不知道哪位朋友给寄了一个测试健康的手表。寄件地址看不出好心人为谁,想了半天没想出。朋友,请给我留个言好不?不公开表扬,但私底下也好表达谢意呀。折腾了一下,已经用上,感觉不错。

早上,医生朋友发给我信息,他的留言充满惊喜。说武汉3月6日新增确诊已经跌至百人以下。“新增确诊病例在一百以上亚低位运行四天后,进入低位运行期。武汉疫情已发生质的向好突破。医疗资源充足,疑似病例都可以随时住院诊治了。部分医院平诊已经恢复,月底基本清零胜算极大,已经看见曙光,坚持!”这是原话。昨天大家还在为新增确诊人数迟迟不下降的僵持局面而担忧,今天立即就跌了下来。正像昨天的天气阴沉,而今天却蓦然给了一个大好晴天一样。

如此明朗的日子。疫情向好,所有人都功不可没。网上呼吁逐步解封的人也多了起来。武汉已有多家医院开始恢复正常门诊。是的,因其他病而得不到治疗去世的人,也不少了。这是疫情带来的附属灾难。仅我们院内,便有两位老人病故。如果有正常的医疗呢?或许他们不至于现在就死。此外,还有更多经济压顶的人,没有了生活来源,无法养家糊口,这也是天大的问题。今天还听说一个消息,家居南京的诗人韩东,被困在湖北某地,住在酒店里,已经度过了四十多天。很难想象,这些日子,他是怎么过来的,倒是希望以后读到韩东的被困记录。

昨晚跟几个中学同学聊天。他们再次跟我谈到武汉宁波商会秘书长沈华强先生的事。我有两个同学与他往来密切,H同学曾经是沈华强的领导,而X同学曾与他大学同学。说是中学同学,其实我与H和X两人都是从小学一直同学到高中毕业。因我曾经写过宁波商人沈祝三在武汉的事迹,去年宁波政府秘书长来武汉,沈华强说他是我的粉丝,找到H同学搭桥,与我见了一面。沈华强自己是《宁波人在武汉》一书的副主编,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都是由他在做。万没料到,今年沈华强也被感染上新冠肺炎,而且他一家五口均被感染。发病那天是初二,及至到2月7日,他与他的母亲同日去世。家中其他三人,分别隔离住院。真是人间惨剧。沈华强和他的母亲都没有确诊新冠肺炎,在官方统计的死者数字上,他们恐怕还算不进。一直说要为沈祝三的事见一见的,却再也没有了机会。这位与我联系数次但从未谋面的朋友,我要记录一下。

跟同学谈到死者的骨灰事宜,丧事如何操办一事。之后,我即与专业心理医生沟通。我说,武汉人恐怕还要过一道坎。那就是疫情过后,将有几千人家同时办丧事,那些日子,该怎么过?那将又是一次巨大的集体性的创痛。医生说,因为是传染病,殡仪馆直接拖走火化,骨灰要保存到疫情结束。那时电话通知家属,才可以领回骨灰安葬,并举办相关仪式。但是,怎么将几千人的骨灰发放,估计到时政府会有安排。因为这次涉及人祸,哀伤要能过去,首先要有个说法,没说法,这个坎难过。丧亲家庭这么多,每个家庭要看自己家庭的支持系统、自己的家庭功能怎样。弱势家庭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实质性的帮助,心理医生不可能超越现实去做什么。

另一位对心理创伤有所了解的朋友说,目前社会公众仍处于应激状态中,真正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在应激状态之后出现。疫情结束之后,很多人会产生一段时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即PTSD。但是,这些丧亲家庭是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突然失去亲人的,又没有在亲人生病时床前尽孝,更没有跟遗体告别,这种创伤怎么修复都有疤痕,估计这个群体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会有些高。一类人有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即重演事发时的负面感受,如做噩梦。另一类人会麻木回避,还有一类人会过度敏感!

我很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却害怕武汉几千人家同时办丧事这一天的来到。不知有没有更多的心理专家,可以提出有价值亦可实施的方式,帮助所有亡者家属和所有武汉人,略微轻松一点跨过这一道坎。

今天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聊天中的一个词,叫“感恩”。武汉的领导要求人民向党和国家感恩。真是奇怪的思路。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的存在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相反。不明白领导们天天学习,怎么学反了向?武大教授冯天瑜先生说:“在谢恩问题上,切勿颠倒人民与当权者的关系。把当权者视作恩主,要求人民跪伏谢恩的论者,请听听马克思1875年的言说:马克思痛恶拉萨尔的国家至上论,指出‘需要人民对国家进行极严厉的教育’(《哥达纲领批判》)。”武汉乃至湖北,哪一届领导人都会尊重冯先生,他所讲的这番话,新来的领导,如有文化,应该会听进去吧?

是的,疫情到今天,基本得到控制,这真的是需要感恩的。但是,站出来的感恩者应该是政府。政府首先要向武汉几千个死者家属感恩,他们在亲人枉遭横祸,连送终和办丧事机会都没有的情况下,强忍悲痛,克制自己,几乎无人吵闹;政府要向躺在医院里苦苦与死神抗争的五千多重症病人感恩,是他们的顽强坚持,让死亡名单数字增长很慢;政府要向本地所有的医护人员和外援的四万多白衣天使感恩,是他们冒着危险,从死神手上夺回一个个生命;政府要向在封城期间,奔波在各条路上的建设者、劳动者和志愿者们感恩,因为有了他们,这座城市才能正常运转;政府最要感恩的是九百万困守在家、足不出户的武汉人民,没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配合,疫情控制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事至如今,对于上述的奉献者,对于武汉人民,用怎么样美好的词汇去形容都不过分。政府,请你们收起傲慢,谦卑地向你们的主人——以百万而计的武汉人民感恩。

接下来,政府还要尽快向人民谢罪。现在,是最应该反思和追责的时候。一个理智的有良知的并能顺应民意安抚民心的政府,在疫情向好的此时,急需做的一件事,即迅速成立追责小组,立即详细复盘疫情始末,查明是谁误了时间,是谁决定不将疫情真相告知民众,是谁为了面子上的光鲜,欺上瞒下,是谁把人民的生死置于政治正确之后,是多少个人,多少双手,导致了这场灾难。谁的责任由谁来担,尽快给人民一个交代。同时,政府还应敦促相关部门的官员,比方,主政的官员,宣传部门的主要官员,媒体的一把手,卫生部门的主要官员,医护人员死亡巨多的医院官员等,立即进行自查自究,误导民众的,导致伤亡的,先自行引咎辞职吧。是否有刑责,由法律过问。不过,以我的印象,中国大多官员少有反思自己的事,更不谈引咎辞职。如此这般,民众至少是可以写一份敦促书,敦促那些视政治如命根,视民生若草芥的官员引咎辞职吧?这些手上带着血的人,怎么还可以在湖北或武汉人民面前指手画脚呢?做个假设:如果真有十到二十个官员自行引咎辞职,说明这一代官员们,多少还有点良心。

今天的傍晚,一个著名作家给我发了一个短信,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能想到次生灾害会落到汉语上?”感恩这个美好的词语,它的未来会满身污秽吗?而今天,它会成为敏感词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3-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095409v59z0h40xx5hh5qr.jpg


发表于 2020-3-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人和公仆的关系早已倒置。主人任人宰割,公仆作威作福。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3: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刊文:破除民众对领导干部的感恩戴德观念

来源:人民日报


  警惕错误的感恩观(声音)
  要破除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感恩戴德观念,破除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意识和“官老爷”作风,就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上解决对权力来源的认识问题,摆正党群、干群关系,践行正确的群众观和权力观
  感恩是传统美德,是健康心态。感恩文化和感恩教育值得发扬光大。但是,应当看到,受长期封建意识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一些错误的感恩观念渗透于党群、干群关系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地加以分析。
  有几个现象值得警惕:一是某些领导干部把群众对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感激,看作是自己的功劳,视为理所应当;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忘记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养育,对自己的地位和待遇总是不满意,心态失衡,有诸多怨言,缺感恩之心,更有甚者违法乱纪;三是感恩对象错位,不感恩组织,不感恩人民,而是感恩以亲亲疏疏划线的关系网、“小圈子”,把成长、发展和机会视为是个人经营、“贵人”相助的结果。

  错误的感恩观念,颠倒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党的组织路线的践行,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说到底,是群众观、权力观、民主法治观的错位。
  有的人不能自觉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容易产生领导恩赐的心态;有的官员因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责任,故而对群众诉求产生抱怨的情绪。要破除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感恩戴德心态,破除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意识和“官老爷”作风,就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上解决对权力来源的认识问题,牢固树立人民才是历史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摆正党群、干群关系,把政绩看作是分内职责,是底线要求,自觉践行“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群众观和权力观。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一些部门和干部存在的不良风气、腐败消极现象,不容忽视。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方式功利化,沾染了各种不良习气,脱离群众。而这些矛盾和问题,又为一些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人提供了拉拉扯扯、团团伙伙的可乘之机。在他们看来,推动工作和个人进步,不是依靠正常的程序渠道和实绩口碑,而是要通过人情私交。这就使得一些人的感恩,陷入裙带关系和不正之风的窠臼。
  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路是要深化改革,奋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历史性突破,依靠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执政成绩的新空间和群众工作的新空间,从而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要从严治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并加大惩治力度,下力气整治不正之风,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民主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还要善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工作,加强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妥善协调利益诉求,化解牢骚和不信任情绪。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天普近期在第54期“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研究专题班上说
  本报记者冉永平整理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1-19/5517290.shtml?utm_source=bshare&utm_campaign=bshare&utm_medium=weixin&from=groupmessage#bsh-184-5489495173

发表于 2020-3-8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的这个刊文说的太有灵魂了—— 权力的来源

                       亿万人点亿万赞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