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86|评论: 9

吴俊凯:对文学簇群写作的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文学簇群写作的一点感想
                                  文/吴俊凯
    在文学的路上,走了一阵,但走得并不踏实。那种与夜色争分夺秒的情形,几乎不见。那种废寢忘食的时刻,也不多见。像路遥一样,下煤洞、住工棚的情况,也从未有过。因此,我于文学是浅偿而已。其见解,也就随意得很,肤浅得很,纯属个人见识。
    文学族群的写作共识,是我最近感触最多的问题。
    文学的族群写作,已经很普遍了。这不同于既久的豪放族群与婉约族群,那是文学大家的事,与此无关。这种族群,是指写作体裁相近、写作感觉相近的一类人,他们走在文学的半途上,但又不是深知文学的人。比如,作诗不久的人,为文刚入门的人。他们在认识上较为接近。对文学作出相似的判断,表达了相似的看法,甚至,连移入情感的份量,也较为相近。细一点说,写古典诗的,对诗的质量闪炼其辞,写出的是"老年诗”,也就说,诗格没问题,但白了直了,诗味少了。诗的涵咏之味,通幽之趣,委婉之意,想象之境,少见不见,只有韵与韵的和谐,只有句与句的对称,或者,至多有一点干瘪的典故。但问题是,如此事实,却又彼此效仿,再生新"诗“。又如,为文的,也不去细想情寄何处,故意为文,又引用太多,除了先人的意思,自己的,几乎少见,而且这种情形,差不多成了一种模式。凡是为文,就抖一抖书袋。其实,这已算高抬了,百度里,啥都有,一查便知,与学富五车无关,那是博学之外的技术与技俩,不值一提。然而,这种为文的见识,又被族群传递,火热得很。中国文化几千载而不衰,留下了多少遗产,可引用的,实在太多。似不足取也。
   上面谈的是见识与方式问题。再说审美。
   审美与情感分不开。没有情感介入,恐怕审美过程就不完整了。但事实是,无论是作老年诗歌的,还是以引用为文的,往往与文学冲动、文学灵感,不生多大关系。或出于写作数量的原因,或出于表达欲望的原因,或出于自负骄傲的原因,或出于其他不明的原因,而不停写作,结果,让文学的审美嘎然淡出。当然,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审美,那么,只能说,这种审美,与文学关系不大。因此,其诗,只有了诗的形式,其文,只有了文的架子。这种非文学的写作态势,又在写作族群间蔓延。甚至,一些媒介,也以此推波助澜。而文学创作,一定与情感有关,一定是对情感的表达。有了情感,才有审美,才有真正的文学写作。韵呀格呀用典用词呀等表达形式,是文学写作中,最末端的问题,不是为诗为文的根本。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写作,得不到自我认识,无法自我修正,其族群,还呱呱不止,还得意其间。这里谈的,与娱乐性写作无关。
    其实,葛兆光教授在写作《禅宗与中国文化》一书时,早就讲过这样的道理。他道:"汉赋描写宫阙园囿,东西南北,旮旮角角,如数家珍,巨细不遗,从形到色,从味到音,铺天盖地而来,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它引起了什么联想,产生了什么艺术魅力呢?”

                                             2020,3,9于临邛土园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3-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人深省

2021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3-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说真话的文章

发表于 2020-3-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诚然,点精飘红之文自有其不凡之处。所以呢希望作者指明出路,或者至少当个领路者也行,谢谢。

发表于 2020-3-10 17: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起码我认为,这些原创韵诗杂文,虽难上层次,但比那些天天发问侯图片要雅致得多。试想,都玩那早安午好晚祺的话,这儿恐怕就不是好玩的地儿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点道理!

发表于 2020-3-1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这番高论表面上看似有些道理,他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发现了如今古诗词创作的某些不足。当然,作者或许不认为自己是局外人。甚至觉得自己是相当的内行。大道理暂且不说,就看他对古诗词创作者的贬谪,可估其气量。我呢不客气地说,玩过界了,苍白的文字带着的无可奈何的怨气,除了人云亦云,没丝毫新东西。现在有些人既想承李杜的衣钵,又贬低李杜们文学创作的体裁,真真搞不懂他们是咋个想的。唱歌还有拍子调门呢,难道近体诗有个格律韵规范着就碍眼了,非得破之而后快。如果你确有破的本事,那你还必须兼有立的能力,否则,莫放空炮。

发表于 2020-3-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这棵老树仍然能开花结果,其生命力之强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何必非得伐而除根呢。一树花果难免枯枝败叶夾在其间,别总把眼睛盯在这些地方。更别残忍地斩尖刮皮泼草酸。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