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方案,还是新冠肺炎防控方案,都在不断修订和完善,前者已经更新到了第七版,后者也到了第六版。由于连续几天看到了绵阳甚至四川的新增确诊病例都为零,但是今天看到各大媒体的新闻:3月13日从西班牙返绵人员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到底算不算确诊?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 检测呈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人感染了病毒。因为实验室检测通常会在咽喉或鼻腔拭子中检测到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在一些人身上,病毒可能没有进入细胞并开始复制。即这些人的病毒检测呈阳性,但实际上并没有被感染。“这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病毒学家Ian Mackay说,官方统计忽略这些病例给人的印象是,这种病毒比实际情况更为严重Mackay说,这可能会让一些应对新冠病毒疾病的国家低估病毒潜在的影响。 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Tarik Jasarevic表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中国关注有症状患者的数量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些人可能才是病毒传播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Mina也表示,从临床角度来看,将无症状患者不包括在确诊病例数中是合理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症状,他们就不需要治疗。
看看权威文件和程序:
而贯穿中国新冠肺炎整个诊疗和防控,最具指导意义的两份文件,就是最开头提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与此争论相关的内容增订可见2月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四版)》,核酸检测呈阳性的病例被分为两类——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而非统一称为确诊病例;中国国家卫健委2月19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诊断标准取消了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区别,统一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 截止2020年3月17日,根据两份方案的最新版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诊断标准分类为疑似和确诊;临床分型为轻型、普通型和重型。也就是根据这个诊疗方案,有病毒反应但是无须治疗。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的解读:依然分为,疑似、确诊、无症状感染。无症状感染者出现临床表现,再订正为确诊病例。 防控和诊疗方案没有相关内容修订的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暂不纳入确诊病例,但须上报和隔离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