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996|评论: 0

与武汉重庆成都美女作家走进川剧博物馆(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武汉重庆成都美女作家走进川剧博物馆(散文)
作者:方仲贤 http://www.vsread.com/images/mw2.gif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171发表时间:2020-03-25 07:04:36


   今年疫情刚过,经过全国上下奋勇抗疫.摧毁病魔后的春天更加美丽,桃李芬芳,香飘四溢.我同武汉重庆成都几位美女作家前往雅安川剧艺术博物馆参观.雅安川剧艺术博物馆位于雨城区姚桥新区.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专门为博物馆题写馆名.昨夜下了一晚雨,今晨一看,经过昨夜雨水的洗礼,天完全放晴了,太阳暖融融的从马耳山冉冉升起,让人感到真的到了阳春三月。
   年幼的我是伴随着川剧长大的,五六十年代各地川剧团纷纷来荥经演出.尤其雅安川剧团常驻足荥经.我家门前二十多米处就是大礼堂,专门为外地来这儿演出提供的场地.少年时代的我记得很多剧名,而且还能哼唱几曲,当时雅安川剧团团长著名旦角艺名叫"青莲"的邓先树老师看中,由此我便成了该团最小的座上宾.进出独来独往不买票,守门票的老头对我也笑脸相迎.剧团一个叫黑妹的小演员该团著名须生刘天声之女刘佩文常与我一块同剧团老师们去东方公园河边钓鱼,黑妹扮演<<白蛇传>>中水族小连巴当.我在台上配乐处为她鼓掌,少年的我萌生一定要与她同台演出<<白蛇传>>她扮演白素贞,我就理所当然扮许仙哩.今日踏进该馆,看到雅安川剧团出演使用过的精美艳丽的各式服装.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看到壁上挂的各种脸谱,那戏中的人生百态,感悟到岁月的沧桑.那印刻在心的变脸,吐火,题慧眼等绝技让人叹为观止,久久难忘.2006年川剧便登上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今在各种现代娱乐元素的轮番轰炸下,戏曲文化已逐渐式微,年轻人对川剧曲目的茫然也是一种必然。
   想想自己,也是好多年没有听到川剧了,有点陌生。我对川剧的最初印象来自于母亲。母亲年轻时酷爱川剧,做饭时,补衣,纳鞋底时,她都会独自哼唱川剧。这时我坐在旁边做作业,默默地听。在母亲的哼唱<<芙蓉花仙>><<王宝钏>><<白蛇传>>中,川剧中王宝钏孤独寂寞的低吟,白素贞无奈不舍的悲壮……这时,在母亲哼唱声中.川剧中一个个孤苦无助的凄励女子,经历了爱情的创伤,婚姻的折磨,从母亲的喉间倾泻而出,一种既柔弱又悲壮的哀婉之气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院子里男人罗魏松绰号罗跑得,(因用鸡公车推煤到雅跑得挺快而得名)李正坤他们的川剧则不同,他们在喝茶打牌,行医治病时,在推煤炭去雅安贩卖时,一路哼唱<<捉放曹>><<白袍记>><<拷春桃>>,雄壮的,充满阳刚之气的桑音震荡在清风雅雨间,“西康雅雨飞扬,几十万人同吼川腔”,川剧是四川雅安男人的足球,吼一声川剧,男人们富有阳刚,雅女们轻唱一曲川剧似青衣江流水清纯甘甜,更加妩媚。
   和邓先树团长一起的日子里,听他娓娓地讲述着一个个戏曲故事,给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川剧在我人生的启蒙中,那紧张激烈的情节,忠义痴情,爱恨情仇,轻歌曼舞,慷慨激越,悲壮凄婉,都让我朦胧地感悟到人生的苍桑和无奈。
   如今,母亲走了,她老人家的声音仍在耳边迥响,而今生活好了,大多年轻人追求摇滚蹦迪的快节奏,却远离了川剧,很多优秀传统疏离陌生,不太会想起。
   当今大千世界各种文化冲刺心里,眼花缭乱,我依旧很喜欢川剧。在我与省内外作家朋友出外采风时,无论坐在车上,还是徒步登越山头我都喜欢在心中低吟浅唱川剧,由于受了川剧名旦邓先树老师的熏陶影响.我穿着祝英台戏装,舞动水袖,两只微翘的兰花指,一双含情的浅笑走着边鱼上水,似一个清丽柔婉的少女把几个美女作家逗引得捧腹大笑.来自成都锦江剧院的美女诗人哈哈地指着我那43码的大脚说"如方老师脚稍小些,走起定是轻移莲步,摇曳生姿,那简直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说最喜欢的是《白蛇传》中的一段唱词:"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喜欢白娘子善良,仁爱,有一颗悲天悯人,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温柔友善,明辨是非,嫉恶如仇,足智多谋,执着勇敢,她敢于追求自由和幸福,是女性的楷模,是值得歌颂的女中豪杰。美丽的白素贞力争改变自己的命运来人间寻找纯真爱情,我觉得她再也不是人间母亲口中的那些薄命的女子,再也不是任人欺凌,被人抛弃,孤苦无助的牺牲品,她为找女人的春天,不畏强暴,不怕艰险。我不由唱起水漫金山"恨恨恨,恨佛力高,怎怎怎,怎教俺负此良宵.自由地翱翔,搏击雷电风雨,双手舞剑,那舞动的水袖在空中似七彩的祥云,是美丽的爱情之桥……
   在馆内一边参观一边与她们讲解,我说在清朝中叶,川剧进入雅安,光绪年间,雅安五甲口(现为上里),成立了戏班,紧接着,荥经,芦山,名山,汉源等川西戏班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川剧的人才队伍在雅州大地上不断壮大,经典剧目不断排演,雅安川剧与成都,重庆在当时形成了"三足鼎盛时期,也涌现了象杨素兰,阳友鹤,陈书舫,周企何,彭海清,邓先树等川剧艺术家.讲到这儿,我叹了口气,我接着说"川剧现在看来只是烙着四川符号的文化却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这拥有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川西咽喉"之称的雅安,如果我们这代人再不抢救传承,必将走向末路.我说为啥我自己宁愿掏钱举办每周川剧玩友会,聘请而今还健在的老艺人对年轻川剧爱好者进行传帮带,原因就是让川剧这颗闪亮明珠继续在雅安境内发扬光大魅力四射.看着那青衣江畔隐在花丛中的一对对情侣们,三雅广场的中老年人总是极静处悄声哼唱,川剧如紫藤萝瀑布般从周公山倾泻而下,在静谧的人群中,人们享受着诱人的川剧乐趣。
   你看看紫藤间的情侣们,心头总会无端地唱起川剧七仙女的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在今天经过抗疫英雄们奋勇抗疫换来的春天,姹紫嫣红开遍,到处莺歌燕舞.你看周公河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走,清脆悦耳的川剧响彻云宵。
   对于川剧的疏离陌生源于我厂倒闭,失业的我四处漂泊,源于打工养家,源于供儿子上大学,源于现代信息轰炸……
   理由很多,似乎又不成理由。
   重庆美女诗人翠莲也是川剧爱好者,在法国留学归来.她说尽管疏离川剧许久,回忆却很玄,往往如影随形,难以控制。一个词语,一曲旋律,就能唤醒那一段沉睡的记忆。
   在雅州宾馆.窗外阳光融融,四川农学院学生步行街上哼唱川剧倍受感动,现川剧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川剧走进校区,也算了我一桩心愿,我收回遐思,注目远方……希望有一天,当我老了,白发苍苍,我依然能优雅地舞动水袖,像今天唱一曲荡气回肠的川剧;而我的孩子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素养,和我一起重温那些与川剧有关的人和事。
  
  

共 2708 字 1 页 首页1尾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讲述了这个疫情的春天,同武汉重庆成都几位美女作家前往雅安川剧艺术博物馆参观的经过。雅安川剧艺术博物馆位于雨城区姚桥新区,通过作者的描述,让我们对雅安川剧艺术博物馆的有了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川剧艺术的历史,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魅力有了深刻的了解。川剧承载着一种美好的情结,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它。欣赏美文,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