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476|评论: 0

[生活资讯] 过清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祭古已有之,它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家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化的二十四个节令之一。在这时节大地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齐,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归纳起来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阳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这一天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十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汉代故称寒食节为禁烟节。
    古人对祭祀先祖十分重视,慢慢的寒食、清明两节祭祀合二为一。秦汉时据《汉书》记载,官宦、商贾、学子即使离家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节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当时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亦可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一千二百多年了,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随著历史的发展,又增加了纪念先烈英雄和植树绿化的好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一种情结。站到先祖和亲人的坟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你便会追寻这个答案: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如今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难怪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人的感恩节,清明时节教我做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尘世人生、功名利禄,如果你过于执着、拿不起放不下,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为情而黯然神伤,不妨清明时节去扫扫墓,那里让你心如止水,超然物外,清爽做人,清白做事。人生岂能事事如意,但求于国家民族有益,无愧于心。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是人子(女),你是人父(母),你是人夫(妻),你是家族血脉,你是华夏赤子。你来到这世间,安身立命,拥有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清明是哀思、是心静、是感恩、是责任,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清明更像一种精神,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红珊瑚石  庚子己卯清明 于石兰书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