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引发的危机很可能刚刚开个头,接下来还会有从疫情到国际政治领域更多也更严峻的挑战。作为最早走出疫情危急状态的大国,中国接下来将会面对极其复杂的局面,我们需要在精神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处变不惊。
疫情看来不会很快结束。现在它已在全世界传开,疫情的震中不断移动,而且一些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正在成为病毒的新宿主。新冠病毒很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反复冲击,它大概只能被控制,却短时间里无法消灭。
中国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与欧美比起来总数和比例都是低的了,中国实践了真正的人道主义。但是如果疫情长期流行,这一轮感染比例和死亡人数高的欧美社会就可能形成一定的适应性,那时的抗疫格局亦可能出现新变化。中国必须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制,赢得与病毒的下一阶段赛跑。
中国的复工复产与抗疫的关系需要动态调整。在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时候,随着情况的缓解,我们的任务就应是全面恢复经济,使之达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甚至出现弥补性反弹。但是随着欧美整体陷落,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世界经济格局前所未有动荡,中国复工复产的条件出现紊乱,该如何把握,也面临了新的公共卫生及国际政治场景。
我们认为,此时复工复产应当有两大目标,一是确保中国经济整体上运转起来,减少企业倒闭,最大限度地保障就业,进而维系所有国民的正常生活能力。二是要让中国的经济恢复水平处在全球主要国家的最高之列,从而维护中国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牢牢掌握国家的战略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