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今年第一台大幕戏,全由青年演员担纲的武打大戏《盗冠袍》,这是几近失传的川剧传统大幕武戏,剧情取自武侠小说《续小五义》,演出后可谓好评如潮,称之为“打得闹热,整得安逸,看得过瘾”。 首先,这台戏的剧情吸引人,它演绎了大宋年间,大盗白菊花盗窃外国进贡的冠袍玉带,开封府包拯奉皇命破案,展昭、蒋平、智化、徐良等侠士历尽艰辛,探得白菊花藏身的团城子,以正义战胜邪恶,找回白菊花偷盗的玉带冠袍,严惩盗宝贼的故事。把经典武侠小说中的情节 搬上舞台,本身就够吸引人的。 这是川剧武打大戏,但很多老戏迷都没有看过,感叹多年没有看过这样的武打大戏了。笔者有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看过川剧《盗冠袍》,至今印象深刻,此后再没有看过场面如此大,演员这么多的武打大戏了。其中主演白菊花的功夫了得,特别是盗袍一折,白菊花以金鸡独立式倒挂翻上三张方桌搭成藏珍楼,盗得冠袍玉带后,一个鹞子翻身从高处跳下,令人胆战心惊;最精彩的是最后一场,众侠士和团城子以白菊花为首的匪众大战,是众多人参与的武打大场面,十分壮观、好看。原剧以徐良的头箭射中白菊花而取胜。此次演出的剧本大体相同,淡化了徐良的个人作用,突出群英大战而取胜。此外,白眉毛徐良装叫花子探访白菊花踪迹一折显得诙谐有趣,在武打戏中穿插一幕插科打诨,既合情合理,又调剂了观众紧张的神经。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武打大戏全部由青年演员担当,以九五后为主,平均年龄在二十岁出头,并有零零后参与主演,三十岁以上的八零后演员只有主演兼副导演文东一人。一个个青春靓丽,演绎出彩、武功扎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叫好声。现在的川渝两地的国营川剧院团,恐怕只有成川院能汇集如此众多、功夫好的年轻演员。文东可以称为如今川剧界的第一武小生,其扮相、嗓音、武功的综合实力在川剧界无人能比;零零后小生邓方圆饰演的徐良十分出彩,勇武、鲁莽与幽默具一身,实勘赞赏;二十岁刚出头的李玲琍,是成川大戏《白蛇传》主演,以她为首的几个女演员,无论武功还是扮相,都十分俊美,武功也十分了得。此外,该剧的反派人物都用正生正旦,没有丑化,让人感到更真实耐看。笔者觉得,年轻人必然会喜欢这场大戏,希望能将这戏带进校园,让青年学生们认识川剧、喜欢川剧。 这台戏让成川院的青年演员们集体亮相,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实力,让人欣喜川剧后继有人,川剧的希望就在这批年轻演员身上!(图片来自网上,特向原作者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