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71|评论: 3

从方方日记出版看撕裂的中国舆论场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4-15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方方日记出版看撕裂的中国舆论场


       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并公开发表)武汉封城后的社会状况,以及她自己对这场疫情的看法,身处湖北武汉的作家方方,就深陷在撕裂的中国舆论场之中。

       文学没有国界 但文学家有

       方方日记是文学作品,是方方从自己的体验与情感出发对这场疫情的观察和思考,它能在社会获得共鸣,肯定戳到了人们心里的某个疼处,允许方方用自己的笔触和色彩来描绘这场战争,同时也允许对它进行最严厉的质疑与批评,本身就是这个时代多元和进步的标志。

       围绕方方以及她的这些日记所爆发的争吵,也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目前的思潮状态和所需要的管治平衡能力。总体上说,从方方日记能得出来,中国的社会思潮尤其是文学界知识分子这几十年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变化不大,但是官方的处理弹性却有明显改变。

       官方应该继续保持这种宽容,学会在各种批评和社会沮丧情绪面前展现自信与包容,方方则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行为边界。

       虽然从文学和个人权利的角度,方方当然可以在美国和德国出版她的日记,但是从除此之外的其它任何角度,这种行为都不应该被鼓励,尤其是在当下的国际舆论与政治环境。踏出这一步,就是知识分子在狭隘自由主义驱使下的任性行为,就越过了底线,应该被严厉批评,甚至制止。

      必须认识到,像方方日记,在当下的这种状态,在西方会很有市场,误导性极强,因为西方现在正急于在中国找到和树立一个反叛的榜样,而方方日记,正好在无意间满足了这种需要和想象。

      但是,方方本人应该认识到,她不应该成为这样一个象征,去满足西方的需要与想象。

      文学没有国界,但是文学家都有自己的国家;文学应该充满人性关怀,应该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创作,但是文学家却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边界;在政府决策与行为不当时敢于站出来批评是一种责任担当,在国家与民族利益需要时学会克制自己,也是一种责任担当。

      希望方方能建立这样的认识,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边界。但是有很大概率,知识分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简单任性,可能会让这种自律即可的行为演变为不愉快的他律结果。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在未来某一天发生。

      舆论场上的两种声浪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第二天——中国农历春节的大年初一开始,方方连续60天以日记形式,记录她所了解(看到或听到)的封城之下的武汉人的各种遭遇和身处危机中的焦虑,以及她对这场疫情方方面面的看法。她的日记每天深夜一发出,短时间内就阅读量超过千万,数万人点赞留言转发,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战役中,方方成了互联网时代罕见的“网红”。

       3月24日,方方写完60篇日记,宣布终结,她引用《圣经》的话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武汉于4月8日正式结束封城。但围绕她,以及她所写的“方方日记”(又被冠以“封城日记”)的争议却远没有结束。

       对于方方所写的日记,中国舆论场大体呈现两种对立的看法。

       支持者认为,方方的日记反映了疫情重灾区武汉社会真实的一面,“是难得讲真话的”。有媒体认为“方方日记”是武汉封城期间的“社会良心”。有声音指,“方方日记”的现象必定会一直存在,而只要能引起社会的反思,让社会进步,就是好作品。

      有众多学者、作家、教授和网友,对方方予以声援


       反对者认为,“方方日记”陈述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道听途说,于抗疫无益;不符合抗击疫情时的主旋律,没有传播正能量针对“方方日记”中流露出来的有普通市民生活的不便,对政府的不信任与质疑,以及对一些政策的抨击。他们认为,这是“给国家形象抹黑,给政府抗疫添乱,给敌对势力送刀”,以偏概全、误导大众,居心不良……


      也有人认为“方方日记”不合时宜,毕竟疫情关头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抗疫,制造恐慌是在添乱。有极端论者甚至不由分说给方方扣上“造谣者”、“喷子”的帽子,方方在日记中也多次直接回应了这样的抨击。

       这是中国舆论场上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

       我们不能否认,“方方日记”确实有一些瑕疵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在给处于疫情漩涡中的武汉人民以一份温暖和一个情绪宣泄口的同时,也给我们所有经历了这场重大疫情的人提了个醒,或者敲响了警钟。

       然而,针对“方方日记”所掀起的,却是非此即彼的舆论战争。方方近日更是成为众矢之的,遭遇所谓“左派人士”的集体攻击,甚至有人公开举报方方房产来源问题。日前,一名微博博主公开举报方方,称其6套房产来源不明,直接点名方方求其解释,引起舆论关注。

       诚然,“方方日记”中可能有一些道听途说的问题,比如:“听朋友说”,广西年轻护士“去世”,实际上该护士仍在抢救并未去世,之后方方作了纠正;有一些观点上的分歧和争论,也属于正常观点碰撞。如非恶意,无伤大雅。

       但方方以一个作家个体的身份,记录武汉封城后的一些事件和现象,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和看法,不能动不动就要求她具有统筹全局的整体性,否则就冠以“是以偏概全,误导大众”罪名。这显然是有失公允和不正常的。她的一些观点和见解,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真正伟大的时代,无疑应该是能够包容各类批评声音的时代,这恰恰也是中国舆论场所缺乏的

       本质上讲,围绕方方以及“方方日记”的舆论争锋,并非“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各方何妨多给方方以及“方方日记”,以及更多不同声音多一点空间。正如疫情中逝去的“吹哨人”武汉医生李文亮所言: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否则,很容易将他们推向真正的对立面。

      来源:名人档案



--------------------------------------------
民生关注、热点分析、拥抱自由、独立思想、以卑微的“闲言碎语”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
《谢歌说事》法律顾问|张冬林 律师四川爱众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3198111998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4-1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方日记》编造成分太多,过多迎合洋人口味,现在欧美非常喜欢大量印刷。领中国人民的工资为洋人诋毁中国送弹药,应该管一管,不管就要乱。

发表于 2020-4-2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是哪里看得到哦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