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南江县和元潭镇的各位领导:您们好!
今年你们分别给各乡镇下达了并村指标,即各乡镇合并的村初步估计必须达到35%以上。这项举措虽然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非常适宜,也减少了村干部职数。但对我们元潭山区五梁村,村并不适宜,村民都不同意五梁村并村,但是在乡镇行政手段的强迫下却可能免不了合并,要我们五梁村合二为一,我估计合并以后,干部你们以后实际运作证明,合并村庄有利有弊,弊大于利,可能我们我们五梁村群众很不满意。我们村村民给你们领导分析出其原因:
一、村民办事很不方便。五梁村山大沟深,地广人稀,如五梁村与字库村合并后的村距离都在40-50公里以上。村与村之间相距50公里左右,村民办事很不方便。五梁村并到字库村,村民办事就是到镇政府一样。五梁村的到字库村部办事,一个往返需要1天,车费起码15元,走路早上去回来就是下午3到4点,不夸张地说,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钱,群众意见很大。
二、并村后学生上学很不方便。可能领导会说:现在都在中心小学读书啦,我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村的村民,你我小的时间读书在哪里读的?不是老早的的胡家梁吗!并村后,如果人多,以后要是人口老龄化啦,国家要我们下一代生个3胎乃至4胎,像澳大利亚一样敞开肚皮生呢!国家还要奖励你,多生光荣,肯定会有学校,学校设在比较大的村,而相对小一点的村的学生上学很困难。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得走,天黑路滑,家长只好接送学生上学。夏天山高路远,沟深水大,一涨大水学生就无法上学,我们后代去字库村读书吗??你们放心吗?政府和村干部你们给群众考虑过吗?你们干部政绩也需要的,但是我们五梁村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资源多少不同、债权债务不同、村干部工作方法不同、人口多少不同,并村后形成两层皮,不能有机结合,也不利于发展。
三、资源多、人口少、债务少或者没有债务而有存款的村觉得并村吃了大亏。在工作方法和经营理念上,多年来各村有各村的思路和方法,干部和群众已经适应了。并村后村干部工作分歧意见大,思想上很难统一,工作很难,开展,村民办事仍然找原村干部,村民有问题去字库村找到领导花都谢啦!
四、对于这些问题,乡镇党委也无法解决,各村仍然独立经营,单村核算。名义并村,实际上形同虚设。并村是为了减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建设。结果却适得其反,这值得我们镇有关部门领导认真调查解决。
五、要并村,也是五梁村和元泉村的合并有很多优势所在:人口居中,办公方便,出行方便,资源可以共享,村委会都可以用一个,开个会什么的距离也近!我们原来读书都在元泉村读过,有几个跑到字库村去读书的??如果以后教育之源也可以共享!但是要并村就要深入基层,问问老百姓怎么想的,不是干部说了算,我们要求最好和元泉村合并是完全正确的!五梁村和元泉村那么近,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字库村呢??一个在河下,一个在山上,开个会,办个事什么的,是村里有专车免费接送的吗?那不是浪费国家之源吗?我们居住在五梁村最偏远的地方,到字库村要走3个小时才能到村委会,来回一次就要6个小时,时间不允许我们这么浪费!有事向谁反映,遇到到急事有领导来关心吗?如果划分到元泉村我们是不是更方便!
六、老百姓放心!为明天乡村振兴,突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元泉村和五梁村都是以茶叶产业为主。希望领导高度重视为谢!!
七、最后我还是恳求政府五梁村不要并村,我们这几年茶叶产业也发展的不错,当然民众还有很多诉求,慢慢来也会解决的,一步一个脚印,我想会好起来的!
五梁村村民 陈新奇
2020年4月15
============================
编辑备注:元潭镇人民政府https://img.mala.cn/common/c8/common_2_verify_icon.gif于4月21日回复,内容见2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