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贴仅仅吐槽,本人于2019年8月左右在巴中市匆匆那年吃火锅预存一千元,后面消费过一次,余额大概还有500左右。该店年底的时候还推出过:消费金额,预存5倍,当餐免费的活动,想想那时候可能就计划着敛财跑路了~
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没开业,后面才得知商家已停止营业~
我想在那里预存的不只有我一个人吧?应该有很多很多人~
普通人可能不会去为了千把块钱起诉~只是这样的商家太无良了!
另有一个小插曲,本人于4.14日打12315投诉,约3天后一个号码回复我,说并没有相关法律。这个说法有点过了,我网上搜了其他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第五十三条如图一 为什么别人可以解决问题?
当然今天我查询到该店已注销工商登记,因为信息不对称,估计其他消费者也不知情,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停业,更不知道注销登记,只能自认倒霉~只能奉劝大家以后预存消费谨慎一点,不论是健身,美发,火锅店,还是其他行业。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把这些不诚信的企业法人相关负责人爆料并加入诚信系统,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为什么相关部门不做点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