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形式主义所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精准画像,让基层干部摆脱形式主义“枷锁”的束缚,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打造出更多民生福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2019“基层减负年”里的一系列减负务实举措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层层督查、过度留痕留迹的形式主义桎梏中挣脱,赢得阵阵喝彩。但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上减轻基层负担非一日之功,稍有松劲,就会出现文山会海大规模回潮、纸上调研再次升温的现象。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借《通知》的强劲“东风”将形式主义的歪风吹散,吹出干部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在广阔田野里“轻装”前行、大展身手的动人画面。 轻装前行要卸掉“凡事留痕”的枷锁。“痕迹主义”消耗着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清除“凡事留痕”滋生蔓延的土壤,一方面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年”相关要求,在减少督查、检查的同时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解决好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问题。同时要注重基层考核形式,避免“表格考核”“材料考核”等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机械方式,应更多立足于群众,重视群众认可度,让百姓好口碑为干部实绩打分,倒逼其实干笃行。 轻装前行要卸掉“脱实向虚”的枷锁。当开会、报表、迎检成为每天工作的主业,势必导致基层干部与民心“断档”。要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缩减基层干部层层开会“成本”,控制发文数量增加基层干部到田间地头了解民情的时间,让干部真正回归到“干”的本职,从“脱实向虚”转向“解决问题”,从繁杂的事物中脱身,将更多时间用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等惠民利民之事上。 减负不减责,减的是形式主义,增的是担当使命。基层干部在甩掉包袱后,思想不能就此放松。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重中之重。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思想上拒绝形式主义,坚持“民本位”思想,在破除“束缚”后,要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拿起“锄头”,挽起“裤脚”,贴近群众,把解决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工作的目标,有效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