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如期脱贫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越是紧要关头,越要降压减负,给担当者加油鼓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把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直指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指出,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破除形式主义绝非一日之功,我们要继续着力叫停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狠抓落实。 一、削减文山会海现象。基层的收发文及材料工作压力很大,各部门的数据采集填报工作隔三岔五地要做,会议加起来一周能连开好几天。很多干部谈到,被参加会议和报材料各项事情缠得脱不开身,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思考怎么落实方案。当下,是时候削减文山会海的现象,防止反弹回潮。各级党委政府应守住精文减会的硬杠杠,加强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文开会的统筹管理,避免多头发文、层层开会,做到真减负、减真负。 二、破除疲于应付心理。遇到上级检查督查时,一些干部便产生了临时抱佛脚的想法,开始东拼西凑的、弄虚作假。从督查检查考核做起,持续改进方式方法。少一些索要台账资料的繁文缛节,多一些明察暗访相结合的督查方式。突出基层的重点任务,做到权责统一,让基层工作回归常态化、制度化、法治化。 三、整肃纸上谈兵行为。基层负担重,常常导致干部在抓落实上说得多,动得少,只会“纸上谈兵”,造成工作进度滞后。各级党委应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建立负面清单,认真查摆,标本兼治形式主义。 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任务接一件任务落实,一个节点接一个节点推进,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抓到底。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把该减的减下来,该增的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