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找新冠特效药,特朗普总统特别上心,上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可以注射消毒剂来治疗这种冠状病毒的有毒建议,震惊了全国。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4e3d5ce6de944154943d12c6df330285
他询问是否可能通过将光热照射人体或通过注射消毒剂来杀死冠状病毒。
由于助手们显然担心,反驳特朗普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病毒大流行期间下台,当时没有人纠正他。在特朗普谈论消毒剂的时候,医学专家比尔克斯盯着地板,当他问她的时候,比尔克斯简短地告诉他:她从来没听说过用太阳或热来治疗冠状病毒。
其后果是严重的:在过去的几天里,州政府官员和消毒剂制造商纷纷警告美国民众,任何化学品或家用清洁剂都是危险的。
但是,特朗普的粉丝不听这些警告,他们只听特朗普的,一对美国白人夫妻为防新冠病毒喝了自家的鱼缸清洁剂,结果丈夫死亡,老婆住院抢救中。
而特朗普有争议的言论为拜登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也在推特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不敢相信我必须这么说,但请不要喝漂白剂”。
目前到底有没有新冠特效药呢?先来看两个有意思的问题:
蝙蝠,为什么身上能携带超过 170 多种凶险无比的病毒却能免受其害呢?
人类能否可以从蝙蝠身上找到对付多种病毒的普适性思路?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aa8b129b0444f4c8e5dfb45fc606aed
“超级毒王”蝙蝠,一个萌萌哒却开了挂的哺乳动物
近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Orthogonal genome-wide screenings in bat cells identify MTHFD1 as a target of broad antiviral therapy”。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7ef8d6fbfb83429bbcc588379511f0d4
对蝙蝠细胞的两万多个基因挨个进行筛查后,发现一个共同的新宿主基因:MTHFD1。
再接再厉,研究团队最终发现宿主蛋白基因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
Carolacton是一种天然产物,被作为抗生素候选分子用于抑制细菌的菌膜生成。
令人振奋的是,通过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研究团队发现carolacton也能有效的抑制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复制,而且抗病毒有效浓度远远低于细胞毒性浓度,展示出了良好的成药性。
清华大学主导的这项研究也不是专门为了针对COVID-19,而是目标直指星辰大海,他们好奇得想要解开“为啥蝙蝠百毒不侵”的谜团,进而发明出能广谱抵抗所有病毒的药物,使人类彻底摆脱病毒的危害,没想到顺带把COVID-19也给解决了……
其实病菌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博弈了数千万年,双方在较量中同步进化,各有输赢。
人类免疫系统主要面对两大对手,一种是细菌,一种是病毒。
细菌(病原细菌)一般是人体细胞1/10,它们侵入细胞内部,汲取细胞营养,致使器官坏死。霍乱弧菌、梅毒、麻风、白喉、结核杆菌都是人类杀手,近代人类发现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病原细菌取得了暂时性战略胜利。
另一大对手是病毒,比细菌、细胞小数千倍,它侵入细胞内部,汲取营养疯狂复制,最后胀破细胞喷涌而出,如法泡制致使人类死亡。多年来治疗病毒主要依靠疫苗。
经过几百年现代医学干预之后,细菌逐渐妥协,越来越倾向于寄生。病毒依然顽强,继续与人类对抗到底。
总体来说,人类依靠医学发展占得上风,但这次COVID-19病毒打响了“反击战”,给骄傲自大的人类当头棒喝。
从SARS、埃博拉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直严重危害全人类健康,痛定思痛,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务之急是对于广谱的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人类急需广谱抗菌药!
传统的抗病毒药物以病毒蛋白作为靶点,它们在应对不断出现的多种不同类别的病毒时很难发挥作用,而且病毒也很容易通过突变自身基因而产生耐药性。
由于多种病毒在细胞内复制需要很多共同的宿主蛋白才能完成复制周期,所以有没可能开发一种广谱性药物,能同时抵抗多种凶残的病毒?这正是此次联合研究的目的所在。
为什么蝙蝠能跟170多种剧毒和谐生存?
1. 蝙蝠是唯一会持续飞行的哺乳动物,飞行造成它的基因跟其他哺乳动物或人都不同,这个基因决定它的免疫通路会保持一定量的防御状态,但不会免疫过激。当感染SARS等病毒时,人最后会死于过度炎症反应,但蝙蝠的炎症反应和先天免疫不会过激,所以它很安全。
2. 蝙蝠体内总是保持了一定量的干扰素表达。干扰素是一个很关键的抗病毒蛋白,能在蝙蝠体内开启“全天候保护”的防御机制
基于以上背景,研究团队开始用“穷举法”来对基因做筛选。通过CRISPR和siRNA技术,研究者分别构建了黑妖狐蝠肾上皮细胞的全基因组CRISPR文库和蛋白siRNA低表达文库。然后挨个敲除基因观察与流感病毒复制的反应。实验共敲除了21,300个不同的基因,分别干扰了18,328个不同mRNA,从中找到了20多个病毒复制所依赖的宿主因子。然后再拿腮腺炎病毒和察卡病毒来一遍。结果还真让研究者给找到了!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种文库细胞中发现了几十种可能的“材料”,其中两组都发现了同一个病毒关键宿主因子MTHFD1。同时,MTHFD1在蝙蝠体内表达量显著低于人类。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27d952f185494ef191a0035d7d5be09a
蝙蝠因为这种“材料”特别少,所以病毒在它们体内的增殖效率很低。再加上蝙蝠超强的免疫系统,导致病毒在蝙蝠体内很难像在人体中那样快速增殖。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 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对于上述病毒的复制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这个现象在蝙蝠和人类细胞都很显著。
据悉,研究团队后续将在动物感染模型上进一步对carolacton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功能进行临床前测试,希望能将其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早日推向临床。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20e29315a59943c08632afad369112e3
这个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堪比人类在同细菌的战斗中,弗莱明发现了广谱抗菌的青霉素!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742202ea1f494fb9bb94ab559daeb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