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市粮站
骆市粮站在八九十年代可谓红遍半边天:储备粮谷那自然不在话下,修花园、建商场、米粉厂、塑胶厂、养猪场……做尽了赚钱的买卖。
粮站最具特色的就是一排排高大金黄的仓房,以及宽阔平展的地坝。每年秋收,附近的村民像抢占地盘一样这里一堆谷粒,哪里一对玉米,阳光下把个地坝铺得金灿灿明晃晃的,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纯朴善良的村民们,丰收的季节很自觉地就到粮站交纳公粮。最壮观的时候,纳公粮的队伍从粮站的仓房一直蜿蜒到电影院。那个时候你道谁最神奇?当数左手拿着迁样器,右手拿着验质单的粮食验质员,大摇大摆地在村民前展示自己的特权“谷子湿了,杂质多了”全凭他“老爷”似的一句话,你就得屁颠屁颠的地坝里晒一晒,风车上吹一吹。后来粮站从红火走向萧条再到裁员,那位曾经耀威扬威的验质员头发白了,背驼了,对人也客气了。
粮站不得不提的是职工大楼前那棵盘根错节,树繁叶茂的黄葛树,两个人的手臂围不拢, 三层楼的高度丈量不完。晴天随便选个枝桠晾衣服;雨天天然的一把巨伞;夏天的傍晚,黄角树下吃饭的,吹牛的,打闹的,乘凉的,下棋的……享尽了黄葛树的好。
职工大楼后是花园,里面亭台楼各,奇花异草应有尽有,一年四季葱葱茏茏,鸟语花香。骆市花园在骆市境内是数一数二的景区,让多少人慕名而来,多少人流连往返。后来,花园也随着企业的萧条而萧条了。假山不再青翠,百花不再齐放,水流早已干涸,只剩一颗颗凸现在阳光下的鹅暖石明晃晃地诉说着流年。
前些年,不知何故,几个工人把里面的红梅树和桂花树给砍了,留几个烂树桩,弯七拐八地发了些枝桠,也不见开花。
“碉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回想曾经的辉煌,骆市粮站是何等的风光,如同离开骆市多年的我们,再回不到美好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