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25|评论: 1

高义奎: 爱国诗人杨九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国诗人杨九成
高义奎

我有幸从友人处喜获《九成先生遗稿》一卷,乃火井小学已故欧克孝老师于己丑(1949年)三月之毛笔手抄竖排本。《九成先生遗稿》乃清末秀才杨九成先生遗著,全卷共集传统诗338首、对联52副、文章8 篇,其中有少部份作品标有旧历时间。杨九成(约1864~1931),家住今之火井镇夜合村,是著名的私塾先生。一生以教书为业,兼悬壶济世,且医术精湛。
先生于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写的第一首诗是《癸未正月十五夜遣兴》:
村南村北笑语团,    声声箫鼓彻云端。
性情那得狂于我?    高读诗章和夜阑。
一个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书生形象跃然纸上。我们不仅可以想像癸未年的元宵,也是一个和谐的佳节。但先生毕竟与众不同,在大家都在尽情娱悦时,他却仍手捧书卷,孜孜不倦诵读华章,刻苦求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了“癸未”元宵。
先生写于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的最末一首诗是《辛未元旦》:
声声爆竹四邻喧,    今岁今朝第一天。
人爱相逢褒吉语,    我由多病悟禅圆。
东风伫满三千界,    秋水还披十二篇。
愿把屠苏遍招引,    万家消疫乐陶然。
时隔半个世纪,一位风烛残年、疾病缠身、和蔼仁慈的老先生凸现眼前,令人陡生同情、肃然起敬。“愿把屠苏遍招引,万家消疫乐陶然” (据唐朝人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的名称。据说古时侯有个人住在这这草庵里,每年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人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温疫)。九成先生虽然病魔缠身,但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安危,而是希望大家平安快乐。
《九成先生遗稿》内容丰富,情感真切,诗文并茂,词句精炼,用典考究,文如韩柳之才,诗兼李杜之风。尤其值得称颂的是《哀告国民书》一文,兹将全文照录于后:
哀告国民书
据亚东大陆,有四千万万里之地,四万万人民之众,四千年之历史者,非所谓今之中华民国耶。又非我神明之胄,所生于斯,长于斯,聚国族于斯者耶?讵彼日本以蕞尔三岛,乘欧洲战云缭绕之际,破坏我中立,侵掠我疆土,奴隶我人民,恫喝我政府。洎乎今日,且欲举军事、警政、铁路、矿务,及其余实业证权,悉拱手让彼,以填无厌之欲壑。竟提出条件,迫我政府立予承认。否则,自由行动。就其条件实质而论,何一非覆亡朝鲜之陈文?而我政府,事前毫无预备,临时复畏难苟安。伣伣伈伈,靦然允诺。又恐国民反对,乃出其掩耳盗铃之手段,强谓于我主权无伤。嗟乎!人非至愚,孰无爱国之心?势已濒危,焉有苟全之理?朝鲜覆辙,殷见匪遥。前途维艰,力行有术。或谓条件承认,不过暂时权宜,讵知狼贪靡厌,蚕食堪虑。今日之条件既已承认,则他日之条件能必其不承认耶?此国之条件既已承认,则他国之条件又能必其不外承认耶?得陇望蜀,日本之捷足先得者。既已如是,而虎视鲸吞。列强之援例以求者,有加无已。河山破碎,跂足可企。族类沉沦,转瞬立见。言念及此,无泪可挥。哀我人斯,痛彻心髓。虽秃长沙才子之管,亦曷可写啾啁之状于万一?故不能不于将亡之际,而恸告我仝胞,俾发愤爱国热忱,以共嘘死灰于复然,具同仇之公心,尽各个之天职,或上书折,槛纵逆鳞以何妨;或投笔请缨,即秣马亦甚愿;或豹囊倾罄,因纾难而毁家;或马革裹尸,缘全忠而置命。诚如是,则区区日本所要求之条件,何难藉公愤而违挽回之目的?此日之条件既已挽回,则他日之条件无虑。此国之条件挽回,则他国之条件更无虑。鼓巨棹于旋涡,回狂澜于既倒。千钧一发,事岂等闲?转祸为福,端赖民气。时哉不可失,迟徒唤奈何。我国民其急起而图之!国民其急起而图之!
该文突出表现了先生深刻揭露日本的侵略本质,呼吁国民奋起反抗侵略的忧国忧民之深切情怀,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令人肃然起敬。
时值民国四年,即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了博得帝国主义支持他当皇帝,不惜出卖国家主权,竟然签字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侵犯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史称“五九国耻”。 先生在《哀告国民书》中,愤怒地戳穿了日本的侵略本质:“就其条件之实质而论,何一非覆亡朝鲜之陈文?”无情地揭露“我政府事前毫无预备,临时复畏难苟安,伣伣伈伈,腼然允诺。又恐国民反对,乃出其掩耳盗铃之手段,强谓于我主权无伤。嗟乎!人非至愚,孰无爱国之心?势已濒危,焉有苟全之理?”其语言是何等尖锐,一针见血;“河山破碎,跂足可企。族类沉沦,转瞬立见。言念及此,无泪可挥。哀我人斯,痛彻心髓”,声泪俱下,言词恳切, 忧国忧民之心坦露无遗;九成先生接着义无返顾,斩钉截铁地说:“或马革裹尸,缘全忠而置命”,愿为国而捐躯的精神感天动地;先生进而深情地哀告,并寄无限希望于全体国民:“鼓巨棹于旋涡,回狂澜于既倒。千钧一发,事且等闲?转祸为福,端赖民气。时哉不可失,迟徒唤奈何?”最后,先生意气高昂,振臂疾呼:“我国民其亟起而图之!我国民其亟起而图之!”全文一气呵成,振聋发聩,气势磅礴,正气凛然,铮铮硬骨,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确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啊!由此足见九成先生之德行高尚,爱国深沉,风骨非凡矣!
《九成先生遗稿》庆幸传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将继续光耀后世。一代宿儒杨九成精神不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5-5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爱国诗人杨九成先生
身在穷乡,天天心系家国事;
位居底层,岁岁笔耕社稷田。
                    —— 塾师楷模


高老辛苦了,谢谢您的荐读和介绍!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