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为基层减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强调,持续为基层减负,为真抓实干撑腰,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但剩余任务仍然艰巨,又遇疫情影响,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激活干部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完美收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基层工作的重要、繁重和复杂。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松绑,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上级下发的文件、不必要召开的会议明显的减少、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和频繁的检查考核有明显改善,但是部分地区的减负又难免形式主义化,比如上级下发的文件虽然少了,但是微信群、QQ群安排的工作更多了,很多时候基层干部都疲于在各种工作群中寻找工作任务,这不仅基层干部的工作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为基层干部增负。让减负形式化。警惕减负过程中的形式化,莫让减负演变为另一种形式主义,关键是要做好基层减负的“加减辩证法”,把握好加与减的辩证关系,把无谓之事减下去,把工作实效提上来,及时遏制加负过程中的不良势头和倾向,为基层干部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 当然为基层干部减负也要铆钉病灶,从思想源头抓起,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不务虚功,一些党员干部以为迎来了轻松无负担的好日子,用减负为无为找借口,助长懒政、怠政的歪风。减负并不是让基层干部闲下来,而是让他们腾出双手、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事。减负不等于减责任、松绑不等于松要求。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拿出铁腕治理的勇气与担当,对于在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只表态不落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严肃问责,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形成持续震慑,就“四风”树新风,努力营造清正廉洁、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