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都南充赋
安汉古郡历史悠久,中国绸都世界名扬。川东北一带,青山碧水;嘉陵江两岸,红橘绿桑。丝绸之域,景色旖旎;水果之州,桑椹飘香。南方丝绸之路,顺庆府乃起点;世界蚕丝之城,嘉陵驿亦宝藏。
伟哉南充人杰物阜,美矣丝绸源远流长。女子养蚕,丰衣而足食;男儿种桑,以叶而为粮。聚天地之灵气,植桑养蚕兮育良种;吸日月之精华,缫丝织绸兮优质量。左邻右舍,家家而响机杼声;白天黑夜,户户则显缫丝忙。龙蚕镇,蚕茧满街而为市;桑园坝,桑树遍地而成行。机房街,丝织生产而繁重;染房湾,印染生意而兴旺。茧丝村,蚕丝货进而货出;茧市街,商贾人来而人往。产品畅销,彩绸堆满街之店;交易频繁,华丝压断秤之梁。流景飞晶,市场而繁华;歌丝咏绸,江边而流觞(2)。东进西出,马帮进出于丝绸城;南来北去,船舶穿梭于嘉陵江。舟楫哗哗,绫罗绸缎兮运四海;驼铃叮叮,丝绉绢绨兮达八方。
传统文化煌煌溢彩,蚕茧历史熠熠放光。红绫白绸,绚丽若彩云;金缕银丝,灿烂似光芒。绸缎为载体,书画艺术兮传百代;蜀绘乃技艺,笔墨丹青兮描万象。漂亮织物,美化古今之人类;精湛工艺,制作男女之衣裳。风格雅致,轻盈而美丽;质地薄软,舒适而凉爽。传统织物,天然而利环保;生态服装,富贵而益健康。西汉始,乃作朝廷之贡品;唐代起,则为皇室之珍藏。实乃贵重礼物,国家交往而纪念;尔为华丽服饰,官商出门而着装。唐宋之时,声誉而响华夏;明清之际,名气已胜苏杭。“醒狮牌”扬返丝,首夺万国博览会之桂冠;“金鹿鹤”牌生丝,再获巴拿马展会之金奖。噫嘻!缕缕蚕丝,雄冠天下;匹匹绫罗,独傲群芳。果州红绫,盖世上乃唯一;顺庆大绸,冠人间则无双!
灿灿丝绸内涵丰富,赫赫祖先功德无量。参观博物馆,览丝织文物而阅千年;拜祭蚕丝庙,谢嫘祖伟绩而惠万邦(3)。赏滔滔江水,颂万里长江第一流;游浩浩桑田,赞千年绸都第一坊。伫立凌云山上,回顾千载丝绸之飘逸;叩首嘉陵江边,感恩万年乳汁之流淌。嗟乎!两千载生意兴衰,岁月之舟悄然远去;几十年产业沉浮,丝绸之轮依然远航。
歌曰:挖掘历史遗存兮,弘扬丝绸之文化;发挥资源优势兮,成就事业之兴旺。继承传统工艺兮,重振行业之雄风;发展丝绸工业兮,再创产业之辉煌!
注释:
(1)稼穑,即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2)流觞,指的是古人每逢农历三月在水流旁的集会。魏晋以后逐渐演化成临水宴客和郊外踏春。
(3)嫘祖,传说为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乃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
(发表于2015年南充市政协文史资料第23辑《记忆中的南充茧丝绸》中册、2016-05-15《南充晚报》,2016年《顺庆文学》冬季刊)
作者:朱兴弟,电话:13778185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