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查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发现,目前通过注册的适宜0-12个月婴儿食用的仅有30款特医食品。
但是,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市场上打着“特医奶粉”旗号售卖的产品却有数十种,这种产品多标有“某某氨基酸营养配方粉”、“深度水解营养配方粉”的醒目文字,而在偏僻不起眼的角落却印着“蛋白固体饮料”的字样。
“这种固体饮料,就不是奶粉,它只是一种加了部分乳品成分的饮料,主要成分是糖,营养不齐全,不能满足婴幼儿需要。”
汪之顼认为,这就是“假奶粉”,这就是在欺骗消费者,这是一种无良商家故意打擦边球的现象,因为它本身很不清晰标注固体饮料,但外包装却高调地做成了与奶粉外观相似,加之标注一个与奶粉很相似的名字。看过产品外包装以后,这有可能是无良商家从生产环节就在准备恶意欺骗。
刘娜回忆,喝了这么长时间根本没怀疑过是“假奶粉”,除了医生推荐外,更重要的是在这“假奶粉”外观与真奶粉一模一样,产品正面只有“营养配方粉”字样。仔细寻找,才会在产品背面的一堆说明中发现“蛋白质固体饮料”几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