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脱贫工作上,干部作风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落实脱贫政策过程中办事不公、以权谋私、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有失公平,引起民愤。二是干部作风漂浮,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比较突出,贯彻中央脱贫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以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做表面文章。三是责任担当不够,有风险不敢干、有难度不愿干,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见到问题绕道走。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导致工作推不动、局面打不开。 这些问题背后,反映出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中央、省、市要求重视不够、置若罔闻,在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负责,甚至严重敷衍塞责、失职失责,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纪检部门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定期梳理汇总问题,善于在问题中发现规律,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制定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长效机制,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一是要严明政治纪律。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定。二是要严格工作纪律。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挥霍浪费、虚报冒领脱贫攻坚资金;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假公济私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责任。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得懈怠,要把心思、功夫用到工作和干事创业上,严格依法依纪依规履行职责,切实解决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廉洁从政标准不严等问题,以良好的作风、实干的态度营造浓厚氛围,以攻坚克难抓推进、雷厉风行抓落实的作风打赢脱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