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建议:教育部、人社部和财政部等部门积极研究,探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标准,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今年也提交关于提高教师教龄津贴的建议,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向大会提出相关建议。事实上,在近年来的两会上,一直有代表、委员,建议提高教师教龄津贴。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主委马秀珍就建议,适当提高教龄津贴,让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在待遇上吃亏。
鉴此,熊丙奇教授咄咄质疑曰:“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成代表委员“接力建议”,为何一直不变?”
确实:从1995年开始实行的教龄津贴制度确定的教龄津贴标准,已经‘沉睡了35年’了。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明确,从1986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教龄津贴制度。教龄满五年至二十年以上的老师,每月可获得三元至十元不等的津贴。35年来,这一津贴标准一直未变,意味着教龄满20年以上的教师,每月获得的教龄津贴也只有10元。30多年前,几元钱还是很值钱的,3到10元的教龄津贴还分10档,也体现了差别,但在当下,10元津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问题是,护龄津贴不也“沉睡了35年”了?
“1985年,在工资改革同时,实行护士工龄津贴。各级卫生部门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中直接护理病人、从事护理技术操作和营养配制的护士(含公共卫生护士)、助产士、护师、主管护师、正副护士长、正副助产士长、护理部正副主任或正副总护士长,除按规定发给工龄津贴外,另外发给护士工龄津贴:从事护理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月7元;满20年的,每月10元。”
有人可能会说:“教师辛苦,教师的职业崇高!”而新冠疫情之下逆行武汉的护士以其实际行动宣告:“护士辛苦,护士的职业崇高!”而《卫生部关于护士工龄津贴的若干规定》(〔1985〕41号)执行长达30多年且护龄津贴普遍较低,已远远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看来国家有难处:国家需要“一碗水端平”!
其实,中小学教师收入的两极分化是十分严重的。就杭州而言,凡是有特级与正教授头衔的:要房有房,政府提供只有市场价一个零头的廉价房:要钱有钱,每年教师节与春节政府提供少则数万多则10几万的额外奖金。
其实,倘若国家按照河南省提高教龄津贴标准的地方法规“从2019年7月1日起,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教龄津贴在落实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龄增加10元的标准累计计算核定,一名教师教龄20年,那教龄津贴为每月200元”,实话实说,对于杭州中小学特级与正高级教师来说,可能不屑一顾!
其实,国家在“一碗水”一时难以“端平”的情况下,与其提高数额有限的教龄津贴,不如改变行政化功利办学现状:“实行符合教育本质要求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集中教师的智慧。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是指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学校的民主管理,就是集中广大教职工的智慧来管理学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保障教职工有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利,有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其实,一旦“教职工有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利,有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政府提供给学校及奖励少数人的钱必然重新合理分配,窃以为足矣。
眼下的中小学大多是“穷庙富和尚”,如何调动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比政府“烧钱”出台一个提高教龄津贴的文件有用得多。
当然,“富和尚”因经念得确实比别的“穷和尚”好而“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遗憾的是,以评选特级教师为例,眼下其方式方法大抵还停留在2006年7月21日《中国青年报》那《省级特级教师是怎样诞生的》一文所披露的“老款”上——
“一、定好人选。选择各方面条件较好、看上去又顺眼的6个候选人,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强化培训。明确告诉候选人,这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全县教育发展的大事。培训期间工资奖金照领,而且还有特殊补贴。
” 二、请好专家。由教育局出面邀请教育学院、师范院校、教研部门的教授或专家,对候选人进行理论培训,听讲座,学专著、写体会,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争取在一年内,有一两篇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专著)发表或获奖。如果出书,教育局全额资助。
“ 三、联络感情。拜著名的、老牌的,并有望成为特级老师评委的人为师,听他们的课,学他们的技,推销他们的书,经常与他们联络感情。其中所需的一切费用,自然由教育局出。
”四、给足荣誉。局领导们清楚,候选人必须有一些荣誉。好在上面每年都有许多荣誉名额,是分配下来的。一到局里,就是领导可以赠送的礼物了。用不着推荐和评议,填一张表就是了。什么省教坛新秀、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春蚕奖、劳动模范等。“
“尊师重教”需要钱,但又绝非全是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