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手册虽小,作用却不小,它记录了脱贫的过程和年度成果,更是一块检验帮扶人工作质量的磨刀石。
然而一些地方帮扶单位(部门)和基层组织视扶贫手册为儿戏,手册填报极不规范,如:有的承诺盖章处未盖章;有的年度贫困户确认处未签字;有的帮扶记录未填写;有的贫困户基本信息表至今未完善;有的帮扶成效未签字等。
以上种种乱象,皆是个别帮扶责任人和基层党组织政治意识薄弱、履职尽责不严不实所致。为此,各级纪检机关要以深化“三转”为抓手,以重办大案转向监督审查并重,以盯“生人”转向“生熟”并举,以等线索躲线索到找线索查线索并进为突破口,深入一线主动作为,帮助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找差距、补短板。
聚焦手册查问题,首先搞懂“该干啥”。扶贫手册包罗万象,扶贫措施既有低保、生态林效益补助、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惠民惠农政策执行,也有鼓励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脱贫。各级纪检干部要把重心放在贫困户对扶贫帮扶干部的满意度上,掌握帮扶干部入户帮扶情况,包括次数、力度和成果等。
聚焦手册查问题,其次清楚“怎么督”。重点对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信息进行督查,看内容是否完整规范;对帮扶工作涉及“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内容进行逻辑推导,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对每一年度收入进行排查,看是否出现随意涂改、收入陡升陡降;对脱贫成果表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签字遗漏。
聚焦手册查问题,最后坚持“回头看”。对于发现的问题,各级纪检机关要及时整理问题清单,并时事反馈问题所在单位,督促限期整改落实。整改期限过后,应组织督查力量,帮助问题源发地组织和党员干部反省总结问题,找出薄弱短板,完善相关制度,同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提升制度执行力,为打赢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