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凡是帮扶责任人去进行帮扶工作,每次一定会留下几张照片,打扫个卫生要照,慰问送点米油要照,张贴宣传要照,连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也要照。这些照片照出来得效果尬不尬姑且不论,这种帮扶必拍照的方式已饱受诟病。贫困户对此很反感,你们扶贫干部到底是来帮扶的还是来拍照的,拍完照就等于完成帮扶工作了吗?帮扶干部对此也颇有微词,知道这样会在贫困户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又对不得不这样做感到苦恼。在社会公众眼里,这更是形式主义的一种典型体现,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要破除帮扶拍照这种形式主义,除了要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外,还需改善监督方式。监督的初衷是为了督促帮扶干部干好帮扶工作,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脱贫,检查工作只是手段。如果把监督重点放在资料上,在资料上求全责备,一味要求资料没有半点纰漏,各项工作都必须要有所谓的“佐证”材料,那么帮扶干部也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更多的放在资料上。资料做好了就可以过关,导致帮扶工作草草了事没到位,拍照留痕细致周到很到位。如果监督过程中,少看一点资料,多深入到贫困户家里,把贫困户的衣食住行改善情况和对帮扶干部满意度的切身体会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就会引导帮扶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到帮扶内容而不是形式上,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困难、提高收入、改善处境,增进与他们的感情,赢得他们的认可。 改善监督方式,让监督更重实质内容而不是资料形式,才能有效督促帮扶责任落实到位,逐步纠治“拍照扶贫”之类的形式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