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需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是根本,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永动机”,用机制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注重发挥政策效应,加强政策衔接,把现有的农村综合帮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并及时加以评估完善,将实施效果好的政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的精准对接,做到因地制宜,我国的贫困地区的现有资源、贫困户脱贫能力和需求各不相同,要做到“因组制宜、因户制宜”,在发展产业脱贫工作中,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等,选择一种收益高、时效长的产业。培养懂经营的产业发展者,做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血液”,既授人以鱼,又授之以渔,保障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三是地方党委政府要发挥好“领头羊”作用。地方党委政府要与被帮扶方做好充分的沟通协商,统筹各类帮扶资源,细化帮扶工作方案,思想统一,责任到位,以更大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共同为经济相对薄弱村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建立健全针对特殊贫困户保障机制。贫困地区有低保户、五保户、独居老人户、残疾人户等这样一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吃穿难以保障、生存状态较差”的难题。要通过政策补助等方式对这些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劳动人口提供低保兜底、教育兜底、大病救助、医疗报销等兜底保障措施,确保他们的政策性收入能够超过贫困线标准。 现在脱贫攻坚已到了决胜阶段,在“啃”硬骨头的同时,我们还要保证扶贫没有“回头客”,确保脱贫不返贫。 (杨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