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山下有座铁索桥
凡丁
此桥修建于“大清光绪元年乙亥(1875)夏六月三日”,由天全州主、道宪、抚台共同合议筹建铁索桥,所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富户高荣亮慷慨补足,并于“清光绪丙子年(1876)桂月(八月)下浣(下旬)日谷旦(竣工)”。命名为:寿相桥。桥名由建南使者黄云鹄所题;建桥碑记则由邛西儒生王安邦撰写。此桥建成后因利济苍生,人户渐渐集中形成集镇,成为现今宝盛乡政府所在地。
寿相桥全长78米,宽2米。由4根直径约7公分的铁练和2根钢索,以约40公分间距穿进两岸基岩之中固定,之后横竖铺以木板成为桥面,两边各用一根钢筋和两根铁条,以约1米的间距竖直焊接成为栏杆。
寿相桥两端各有一座寿相亭,原先为木质,2012年芦山地震后按原样式以水泥钢筋分别重建,平添上几多景致。
那道牌坊式的寿相桥碑,虽然历经2008汶川8.0级大地震和2012芦山7.6级强烈地震,但仍然基本完好,特别是那一通由“邛西儒生王安邦”撰写的《寿相桥表功碑记》仍然毫发无损。
寿相桥碑和碑记,在历经145年的风刀霜剑和历次破旧立新运动后,尚能完整保存至今,除了选用材质坚韧细腻的著名雅石而外,还与当地民风纯朴,对古迹文物的自觉保护意识有关,使外地游客有幸欣赏到清代的精美石刻艺术,并从中完整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
全文参见
芦山论坛 麻辣社区 原文:《镇西山下的铁索桥》
链接地址: https://www.mala.cn/thread-15933372-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