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058|评论: 0

[转载分享] 汉服颜色、穿着的禁忌有哪些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国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解了汉服,也有很多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汉服,但其实很多人对汉服的了解还是很浅的,汉服是很美,但其实汉服在穿着、绣花图案和颜色上也有一些禁忌,下面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这些的一些禁忌。
   
一、汉服搭配及发型的禁忌

    (1)不能与清装、“唐装”、旗袍同穿

    这一点格外要注意,为什么呢,简单给大家说一下清装、唐装、旗袍它们和汉服的区别;

    清装(清代与民国有所不同)又叫满装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与汉族军阀豪强结合到一起,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最重要的是,满清建立后开始强迫汉人剃发垂辫易服,汉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汉人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不能接受异族统治,因为这对汉人来讲是一种莫大的侮辱。而相比之下,满洲人的文化实在是太肤浅了,这种民族自卑感迫使满洲的贵族拼命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满洲贵族深恐汉人看不起他们,因此要想统治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汉人习异族风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族精神萎缩,使汉人丧失自尊、自信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剃发易服。

    所谓“唐装”,唐装不是唐朝的服装。而是满清服装改良的产物。更不是汉服。是现代改良后的清装的一种叫法。

    旗袍是清代的满族人的袍衫。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

    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风格的时装之一。

    旗袍追求曲线美。一种西式思维的中国化。汉服追求含蓄美。一种传统思维的现代化。我们是认识历史,不是拒绝历史。

    (2)不能散发,曲发,染发
  
    散发,在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一个没有进化的人群。全散发穿汉服是很失礼的,散发不是没有,但一般只有在表达放荡不羁的时候(明朝散发弄扁舟)或者蛮夷才用(吾则披发左衽矣)。还有是家里有丧事,无暇打理的时才会散发。
   
    曲发,染发,这是西方文化入侵的表现,天生黑头发不自爱,是民族自卑的表现。当然,我们是汉服复兴不是复古。如果有这种情况的朋友们,在穿汉服的时候,把头发扎起来,理顺头发。有染发的呢,不必为了穿次汉服特意去把头发染回黑色,当然,如果追求统一美,不嫌麻烦的人,可以尝试用假发包,如果嫌麻烦或者像本人一样极度手残的人,扎个简单的发型,给人整洁、清新的感觉就可以了。

(3)不要以影视剧的形象为榜样

    影视剧里的汉服形象,是为剧情而设计的,符合的是小说剧本里的世界观设定,为的是视觉效果、迎合大众心理。并不一定和真正的汉服相符,这与我们宣传复兴汉服和汉文化的活动目的是相违背的。

二、汉服颜色及穿着的禁忌

(1) 颜色的禁忌
   
    在古代穿错衣服的颜色是要被问责的。当时制衣工艺落后,基本靠植物染色,因此色彩有限,正色只有六种,蓝、红、绿、金黄色、鹅黄色和紫色,其中最廉价的是蓝草制靛的蓝印花布。

    当时,政府有严格规定,不是想穿什么颜色就能穿的。对官员而言,官服有四季之分,比如汉代的朝服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等。后来颜色开始代表等级,比如唐代,三品以上官是紫色,然后到五品官是浅绯(红)色,七品官则是浅绿。对于平民,衣服更不能乱穿,否则就是“逾制”,宋代庶民只许穿白色衣服,明代百姓所穿的衣服必须避开黑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色。不过,这些规定往往只在朝代开国之初执行严格,到朝代末期就少有人干涉了。

    在现代,汉服不能全白,如果以白色为主色,至少要有暗纹或者异色边缘,否则就成素服矣。另外不要轻易用白色腰带,因为那是丧服腰带。另外,在不同的场合,穿着的颜色注意礼貌为好。比如,别人的婚礼不可喧宾夺主穿正红,也不好穿过于朴素。


    (2)穿着的要求

衣襟右衽是重要标志

    现在汉服的重要标志,研究或者推广汉服的同仁,都把“衣襟向右”,也就是所谓“右衽”作为区别汉服与游牧族服饰的一重要标志之一。为什么“右衽”才是汉服呢?
《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这句古文,唐朝孔颖达曾注释:“‘皆左衽’者,大敛小敛同然,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左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乡左,示不复解也。‘结绞不纽’者,生时带并为屈纽,使易抽解。”

    可以看出右衽对使用右手便利,而左衽则是死去人的服饰。因此,历史上一真认为“右衽”代表着先进,而落后的民族使左衽。
历史上,中原文明一直排斥左衽。虽然清朝出现后,汉服一度中断,但汉服文明并没有断,一直有人试图复兴汉服,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随着汉服热的兴起,有些不懂汉服的人,穿着汉服时不小心“左衽”,有时被人嘲笑。这在古代是大忌。既是一种侮辱,也代表一种大不敬,因为死人才会“左衽”,或者落后的异族才是“左衽”。

排斥左衽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汉族衣领相交是右衽是理所当然,而对于左衽一直排斥。但有考古学者认为,我国历史考古中和档案绘画中,也有“左衽”服饰,有学者认为这是少数的,或者受异族的统治而不得不穿的。这一现象也被引申到“汉服也可以左衽”的学校争论中。但学术与历史上说法不一样,从历史演变来看一直排斥左衽。有何原因呢?


(1)落后文化

    之所以排斥左衽,主要因为穿左衽都是北方的落后部族。而中原一直是富有而先进的,他们也一直瞧不起北方那些落后的民族。这种内心的排斥也引申到服饰,也是一种区分。虽然历史上有“胡服骑射”之说,但更多的还是战争需要,与学习引进胡服还是不同。“左衽”也可看成是一种落后文化“代名词”。、

(2)故土难忘

    历史上我国内部战争,大都从北向南,也就是北方游牧部族与中原政权的对决。而中原政权失败的居多,特别是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北宋被金朝所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被后人认为“左衽”战胜了右衽。其实金朝灭北宋后,统治中原,并廷都北京,深入汉化,一切都效仿中原文化。因此,“左任”也是故土被占的一种屈辱。

(3)是侮辱之义

    之所以历史上一直排斥左衽,还因在中原地区,只有人死后穿的衣服才是“左衽”,因此如果左右衽不分,那就意味着,活人被辱为死人,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有些影视剧中,由于不太理解我国古代“右衽”与“左衽”的含义,因此有的古装穿成了“左衽”被人笑话。这也看出,即使到到汉服兴起阶段,“左衽”也遭到排斥。

    这就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科普的关于汉服的一些禁忌,也不用说所的那么恐怖,简单来说就是一些要求和一些最好不要去触碰的忌讳,这也算是对传统文化及服饰的尊重吧,当然以上观点仅仅是本人的个人观点,如有冒犯和觉得不妥的人,在此先道歉。请多多支持呀。





网址.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