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剧题材电影《笑里藏刀》首秀
- 作者:梁鹏 2018-08-25 17:35
打磨六年 淋漓尽致演绎川剧梨园喜怒哀乐动人故事
昨天下午3点,在峨影1958影城三号厅内,由近百位观众及专家、影评人组成的看片小组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大银幕。大银幕上正在放映川剧题材电影《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男主角金慕莲由当红影视演员高晓攀饰演,相声演员出生的高晓攀,身上的灵性和总不自觉地散发着一股不羁和执拗的劲儿,与金慕莲这一角色似乎有十分契合。与其并列男一号的柴俊荣则由红色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的扮演者,带着几分憨厚相的谢孟伟出演。片中的另一重要角色川剧名角筱云鹤由出自京剧世家曾参演电影《梅兰芳》的演员俞瞳饰演。女一号崔八喜的扮演者是曾参演电影《柴生芳》的青年演员杜少杰,她是从上百名试镜者中脱颖而出选出来的。
集体点赞 专家影评人对《笑里藏刀》给予一致好评
看片会结束后,专家及影评人们都对这部川剧题材的电影给出了一致好评。
“我看电影过程中,几次被剧情打动,几次差点流泪。创作健康、文明、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需要相当的专业素养。”重庆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南大学教授余纪说。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一点看法:“作为一部川剧电影,一定要有四川话版,台词一定要体现四川话。”
作为一部川剧题材的电影,电影中所表现出的川剧元素是否能得到川剧人的认可呢?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四川百姓闻川剧锣鼓而聚集,听川剧唱腔而陶醉。”峨影集团总裁向华全则表示,《笑里藏刀》将川剧搬上了银幕,是对川剧艺术创新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是提高巴蜀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和载体,是文化自身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对川剧情有独钟,对古蜀文化充满好奇,当初接拍《笑里藏刀》时,我是被生动的剧本故事打动了,也被饶具魅力的川剧文化深深吸引。怀着对中国戏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对四川文化的敬畏,我接下了这部影片的导演工作。”张忠介绍说,为拍《笑里藏刀》,自己花了四年时间研究川剧,剧本先后五次修改调整。“从接触剧本到拍摄杀青,我先后入川六七十趟。为了呈现最佳的视效,我们邀请了川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陈智林出任川剧监制。”“为了给观众营造出原汁原味、专业化的川剧盛宴,为了让演员能够更好地融入角色,对川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继而在电影作品中精准和深刻地诠释川剧艺术的魅力,我们邀请了著名川剧演员就川剧的表演程式,口眼身板步、声腔发音进行细致地讲解和指导。”
而为达到逼真的场景效果,《笑里藏刀》放弃了在影视城拍摄,而是把拍摄地全部选在成都周边,并重新改造了30的多处场景。“《笑里藏刀》在安仁古镇、元通古镇、崇州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制作和恢复了当时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共涉及三十多个环境。这些场景和古建筑在见证川剧的变迁的同时,作为客观载体和有形见证,直接参与了川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记录了川剧的繁荣。”张忠介绍说。
电影《笑里藏刀》的剧本原型来自四川省文联一级作家李牧雨的作品《藏刀》,2013年,剧本《藏刀》在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国家电影剧本中心联合举办的“夏衍杯”电影剧本评选中从] “ 电影超出了我的预期,导演将我很多的想法和构思都具象化了,而且剧情更加凝练完整。在片中,演员们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充满了川剧韵味和魅力,演员个性化的演绎也为影片加分不少。”“为了能够通过细腻、丰富、绚丽的电影语言将剧本中的人物的情感真实准确地表达,摄制组还根据演员的实际情况和现场表演,不断丰富场景、动作和台词,以确保影片表达的准确性。”看完影片后,李牧雨说,自己最初创作这个剧本,就是想通过戏曲的形式,来讲述人物的故事,用善良和纯真去兜住人的欲望。自己期待电影早日上映。 “我拍这部戏其实早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通过演员逼真细腻的演绎,收放自如的演技,跌宕起伏的剧情,展现出川剧的魅力,把川剧通过电影的载体,通过国际化的推广,像四川的大熊猫和川菜一样,把川剧传递到世界各地。”] “《笑里藏刀》不仅有普通话版,还有四川话版,还有英语版。”“接下来,我将在后期制作上,对电影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张忠说,“我们运用创新与融合的电影表现形式,让传统川剧更具现代活力,让西方观众能读懂川剧,这是现实的。我希望西方观众对川剧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变脸、吐火等令人惊叹的技巧上,川剧是一个‘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我们的电影会给他们一个对川剧的全面认识,一个全方位的综合审美。电影完成后,能在全球100个城市上映,然后在100个城市演出100场川剧,这是我的计划。让川剧像国宝大熊猫一样,在世界各地赢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粉丝’。我们优秀的文化产品,要运用国际性的语言来呈现,要国际性的平台来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