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73|评论: 2

[转帖] 日本的“棺材型社会”,恐成为东亚各国的未来隐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一劳动节也叫五一劳工节


1866年“国际工人协会”,在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倡议,要求劳工每天工作不应超过八小时


劳动节的本意是用来给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反抗资本家剥削的节日,不过现在这个节日的属性被严重淡化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劳动节的意义都变得很淡,只有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劳动节还在为劳工争取一些福利和权利


而在劳动节当天,有一部纪录片很值得注意,这或许是未来东亚国家的劳工形态


纪录片名叫《Shrinking Japan: Tackling a Worker Shortage》


《萎缩日本,劳工短缺危机》


1.jpg


100多年前,无产阶级先辈给劳工争取到了8小时工作权,现在一些公司却在倡导996


可你别说996了,如果我和你说未来你可能要工作到80岁,你觉得这是笑话,还是将发生的现实呢?


在做人口研究的课题中,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模型形态,被称作“棺材型”人口结构,那什么叫棺材型人口结构呢?


2.jpg
这是金字塔型人口结构,上窄下宽,新生婴儿远大于老龄人口


3.jpg
这是葫芦型人口结构,上面最窄,中间最宽,显示青壮年劳动人口充沛


4.jpg
但最糟糕的就是可怕的“棺材型”人口结构,上面最宽,越到下面越窄


显示青壮年劳动人口不断流失,新生儿出生不断减少,唯有老年人不断增加


5.jpg

棺材型人口结构离我们并不远,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面临“老龄化危机”,“养老金危机”,以及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危机,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


这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一颗大雷,如果无法解决“棺材型人口危机”的话,那这个国家的活力与未来也就等于没有了


目前最接近“棺材型人口危机”的国家,不用我说大家应该也能猜到就是日本


细心的朋友或许发现了,上面图片左上角都有年份标注,日本将在2035年正式进入“棺材型社会”


2035年,距今也只剩15年了,在这15年里,你要让日本年轻人拼命生孩子,一家生四五个,除非政府拿枪逼着人民生,不然根本是天方夜谭



2035年虽还未到,但今天的日本社会已经频繁出现“老而不休”,“老而难休”的可悲社会状况了


6.jpg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能见到,在日本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还在工作,那实在是太正常了


当你去采访这些七八十岁还在工作的老人时,老人家会告诉你,“我身体还很好,还能工作,没问题的”


可世界上有谁真的愿意“活到老,干到老”啊,谁不想退休了好好休息,安享晚年呢?


但是在日本,很多现实状况根本不允许老年人退休,因为他们一旦退休了,就根本没人来接替他们的岗位


100多年前先辈为我们争取8小时工作权



可谁能想到100多年后,我们居然还要争取80岁退休权?


7.jpg
这里是日本的美作市,2015年美作市40%的人口超过了65岁,这座城市已经出现“棺材型人口结构”的雏形


8.jpg
等到2035年,也就是15年后,美作市预估将有70%的人口超过65岁


一座城市里,70%的人是超过65岁的老人


这是什么城市?这样的城市,满眼老人,还可能有活力吗?


9.jpg

10.jpg

在美作市的养老院有这样一幕,一大早一批老人来到养老院,他们不是来这里休养的,他们是来工作的


11.png

七十岁的老人,在养老院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


老人照顾老人,因为根本有年轻人,注意不是没有年轻人愿意来,而是根本没有年轻人


12.jpg

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可悲状况,而且六七十岁的老年劳工,会发生很多突发状况


就在记者采访的这天,其中一位老年劳工,突然发生了轻微的老年痴呆症


13.png

这名73岁的劳工“田渊先生”,原本院长让他开车去接老人来养老院参观的,可田渊出去很久都没回来


院长焦急的打电话去询问,竟然发现“田渊”居然完全忘了去接老人的事,直接回家了


14.png

73岁的田渊先生,突发老年痴呆,完全忘了院长交代的工作,自己回家了


15.jpg

73岁的劳工,出现这种情况看起来叫人啼笑皆非,实则不胜哀叹


高龄老人继续待在工作岗位上,不仅工作能力大幅下降,更会出现各种各样你难以预料的身体状况


毕竟,他们也年过70了啊


16.png
虽然有轻微的老年痴呆,但为了让自己不再忘记重要的工作,老人拿起笔记本记下需要接送的人和时间


17.jpg
老人照顾更老的人,73岁的田渊老人对记者说:


18.png
我的脑子开始不灵光了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没法抵挡衰老


19.jpg
那田渊老人为什么不退休呢?


他也打算退休,但养老院不希望他退休,因为田渊一旦退休,根本找不到人来接替他的工作


田渊和养老院,都无可奈何的煎熬着


年轻的劳动力,你们在哪?


20.jpg
镜头来到世界级的繁华之都,东京


21.jpg
这是东京一家出租车企业的地下停车场,一群老人正准备去工作


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是通过一家叫做“银发人力资源中心”的机构,介绍来的


22.jpg
过去日本的企业都是去找“公立就业服务部门”,寻找适合的青壮年劳动力


但如今,青壮年劳力持续萎缩,企业招人越来越难,于是企业只好去“银发人力资源中心”找老年劳工


23.jpg
银发人力资源中心的申请越来越多,和十年前相比,需求增加了整整40倍


而银发资源中心,大量派遣给企业的老年劳工,平均年龄为72岁


试问,要是一家公司有的选择,谁会去招72岁的老年人来工作啊


但就业市场上青壮年劳工不断减少,如果不找老年人来填补空缺,那你这家公司就会因人力短缺而关门


但就算找了老年人来填补空缺,公司的运作效率也肯定不如年轻劳工,毕竟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


而最近更让日本企业害怕的是,老年劳工的意外和工伤率正在快速上升


26.png
71岁的高龄司机在接送客人的途中,因突发身体状况而导致翻车,车上九人不同程度轻重伤


27.jpg
75岁的工人在废弃物处理厂操作机器时,操作错误引发严重事故,最终送医不治死亡


2017年全日本发生三万多起工厂事故,死亡317人,其中超过60%和高龄劳工有关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高龄劳工存在更多的潜在风险,但全日本的银发人力中心,依旧被迫不断降低标准


28.jpg
一家幼儿园需要招聘两位司机,来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园长找了整整两个半月,还是找不到司机


原来是银发中心的标准订的很严格


因为接送的是幼儿园小朋友,所以银发中心订出硬性规定,必须是拥有大客车驾驶执照,并且年龄必须低于70岁,才能被受聘为幼儿园校车司机


29.png
但两个半月过去了,根本没人应聘,园长只好找到银发中心负责人,希望她放宽要求,不要这“年龄必须低于70岁”的硬性规定


就算是高于70岁的校车司机,我们也能接受


30.jpg
可小孩子的命放哪个国家都是天大地大的事,让一个超过70岁的老人做校车司机,万一路上老人突发什么疾病,导致事故,谁来负责呢?


31.jpg
银发中心负责人担不起这个责任,拒绝了校长放宽条件的要求,老人们只能再另找工作


然而讽刺的是,当记者再深入了解后发现,现在这家幼儿园的驾驶员,竟然是一位75岁的司机


32.jpg
这位75岁的校车司机,6个月前就提出了退休申请,但因为一直找不到接任者,老人不得不继续工作


33.jpg
日本的棺材型人口结构带来了严重的国家危机,首相安倍晋三说:这是日本的国难

那面对如此重大危机,日本政府是怎么解决的呢?


目前来看三个方向:


1,发放补贴,鼓励生育


2,开放国门,引进劳工


3,发展科技,人工智能


这三个方向,1,收效甚微,人民不愿生不想生,她就是不生


而第三个人工智能,还离得很远,机器替代人类还有一段路要走,远水救不了近火


最能快速解决劳动力危机,应对恐怖的“棺材型社会”的方法,就是开放国门,引进劳工(怎么想到了前阵子中国争议很大的“外国人永居问题”)


34.jpg
以首都东京为例,十年内东京的劳动人口减少20万


同一时间内,东京的外籍人口增加27万


这就较好的弥补了东京的劳动力缺口


而在上面提到的日本美作市,美作市长也积极效仿东京,希望大量引进外籍劳工


美作市长拿出了对抗“棺材型社会”的杀手锏,一座金灿灿的铜像


没错,就是这座铜像



35.jpg
胡志明,最受越南人景仰的国父



美作市长在市内高调搞了这么个“铜像揭幕仪式”,是要干什么?

日本人爱胡志明吗?

当然不是,日本人竖立越南国父铜像,是为了吸引越南的年轻人来日工作,这在日本是史无前例的

美作市长说:

37.png
38.jpg
挂个胡志明铜像吸引越南人,希望越南人在日本过的安心

而且美作市长为了获得市民支持,亲自和当地市民说明情况:

“我们将引进越南劳工来哦,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在市长的寻求支持过程中,目力所及的,几乎全是老人


39.png
40.jpg
市长希望市民大方接纳越南劳工,让美作市得以生存下去,不然这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少,最终这个城也将不复存在

那为什么日本选择竖立胡志明铜像,而不竖立其他铜像呢?吸引中国人,岂不更近?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人找越南人来做的工作,都是最底层的工作,在日本叫做3最工作

哪3最呢?

最肮脏,最劳累,最危险

你比如工地工人,码头工人,比如农场工作,又比如养老院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

日本在挖越南人来做这三类日本人最不愿做的工作,而较为舒服的工作,还是日本人自己在做


41.jpg

越南劳工在照顾日本老人


日本人很清楚,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吸引中国人来日本做这3最工作,几乎不可能


而且中国人的工资也要高于越南人


所以日本积极找的是越南人或者东南亚人来干苦力,而非中国人


这是日本现在缓解“棺材型社会”的最直接方法,引进外国人


日本是最先撞到棺材型社会的国家,棺材型社会这颗雷,会先由日本去趟


但这不代表其他国家就不会撞上这颗雷


就目前的劳动人口发展趋势来看,中国,韩国,以及一票欧洲发达国家,一个也逃不了


劳工的权利?没有年轻劳动力填补上来,何谈劳工权利?


像日本一样老人照顾更老的老人,七八十岁了还坚守岗位难以退休,活到老干到老,还有何劳工权利可言?



中国该如何解决“棺材型社会”问题,是未来三十年最严峻的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 1465 万人,出生率为 10.48 ‰

这是我国自 1949 年以来最低的出生率

恐婚,恐育心理,越发严重的弥漫在整个社会

这和房价高涨,收入却难涨的经济因素有关

也和教育程度提高,人民更注重自我生活品质有关

过去我们可以用政策性手段解决生太多问题,但如今却很难再用同样手段解决“生太少”问题

棺材型社会就摆在中日韩面前,日本人正在趟这颗雷,如果日本成功了,那日本的经验就值得中韩等国借鉴:

1,一个更贴近群众的政府

2,一个有利于婚育的社会经济环境

3,多项有效的婚育补助

4,逐步放宽的外籍劳工政策

这是日本试图解决老龄化的四支箭,全世界都在看着

但愿中国的“棺材型社会”更晚到来,越晚越好,让七八十岁老人,白发苍苍的还要去工作,实在是全社会的悲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6-13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到位~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6-14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肮脏,最劳累,最危险——三类工作在2020年找中国人去做,可能报名的人不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