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63|评论: 0

[生活资讯] #我的家乡,蜀你最美# 千年古镇青居,天下奇观曲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b(5).jpg


青居镇位于南充高坪区西南部,距南充市中心约12公里,总面积为45.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万人。九个村和一个镇居委会。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下辖自力、国光、先进、华严、曙光、顺江、烟山等九个村

psb(6).jpg psb(3).jpg psb(1).jpg

古迹:

淳祐故城遗址:位于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青林村以南1公里),建于南宋淳祐年间,为南宋蜀地著名的抗蒙军事要地。青居城是从淳祐九年至十一年(1249~1251年)筑成的。因青居城筑于淳祐年间,故人们称为“淳祐城”或“抗蒙固堡”。故城遗址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淳祐九年(1249年)余王介徙顺庆府治及南充县治于青居城,并将沔州(今陕西沔县)军队调集于此,与钓鱼、大良、运山等城成为掎角之势,成为“防蒙八柱”中之坚城。但是,在宝祐六年(1258年)蒙哥率军大举入蜀,蒙军攻至青居时,裨将刘渊杀主将段元鉴以城降。

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1843414021,3560884807&fm=173&app=49&f=JPEG?w=430&h=457&s=DFB32EC14E72D3CE1610B415010080C0

蒙军攻占青居城后,以青居为基地进攻钓鱼城,忽必烈于中统元年(宋景定元年,1260年)建征南都元帅府于青居,把蒙军进攻南宋的军事总指挥部搬到了青居城。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政府才将顺庆府治及南充县治徙还旧治。淳祐故城现残存高1~2米,厚1~4米的城墙总长约500米,青居山东面还保留有一道清代重修的石拱城门,门阔1.52米,高2.5米,进深1.53米,门内券拱上刻有“咸丰四年募化功果,六月二十日彀旦修”壁题。青居山上现还保存着宋、明时期摩崖石刻3幅和长12.1米、宽7.8米、深3米,终年积水不干的石池(人称天池)1口。设在江边的城墙和城门在修青居电站时拆毁。

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1348190539,1860133538&fm=173&app=49&f=JPEG?w=540&h=348&s=3B930DC15842D6DC1711953D03004067 psb(2).jpg

灵迹寺:灵迹寺座落在淳佑故城(1249年)遗址城墙旁,与宋代采石场、舍身崖、烟山灵泉、省级地质公园等众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景观景点近在咫尺,嘉陵江第一曲流环绕回报,与省重点工程、装机容量13.6万千瓦的青居水电站相距500米,寺院周围绿树成荫,云雾缭绕,安静幽雅。构成以曲流水域文化为背景,融入青居古镇古建筑文化、古战场遗迹文化、远古农耕文化,结合富有特色的生态环境,将灵迹寺神秘而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释放出来。寺庙香火鼎盛,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文革”寺庙被毁。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恢复,当地群众自发筹资修复灵迹寺,恢复佛像。

唐开元八年(720年)凿造的三尊摩崖大佛,灵迹寺原名大佛洞,是一座“半洞半屋”的特别建筑,洞宽5.13米,高约7米。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凿石为洞,造大佛三尊,每尊高丈六尺,工甚精细,佛像庄严,形体自然,表现唐代艺术的优美风格。

https://ss2.baidu.com/6ONYsjip0QIZ8tyhnq/it/u=2027154983,2000579473&fm=173&app=49&f=JPEG?w=527&h=317&s=2980965DBE615E1FE421910E0300B083

历五百余年,至宋淳佑壬子,风雨飘零,垩饰剥壤。郡帅甘大将军筑城见而惜之,施金补装。到明朝,于洞右凿佛像三尊,与唐像大小相符,并在左右岩石上刻有千余小佛像。清乾隆壬子,邑人何琬培修有记,其后寺圯。民国十三年场绅林子福等复募资建殿守护之,仍称灵迹寺。是目前南充境内历史上宗教造像的代表。

洞旁,唐、宋、明、清题刻颇多,有唐开元八年巴西人雍文炳书“青居山东岩大佛像五身”十字;有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雍可成撰文、南充尉曹子懋手书《重修东岩记》;有明吏部尚书、文 渊阁大学士陈以勤《游灵迹废寺》诗一首及手书盈斗的“壁立万仞”四字;有清人何琬《青居大佛洞》诗二首及《重修青居山大佛洞序》;有清乾隆年间寺僧行彰《大佛洞》诗一首。上述石刻,除宋淳佑十二年南充尉曹子懋手书《重修东岩记》(碑高181公分,宽84公分),宋崇宁壬午年刘子晋等人的题记,陈以勤《游灵迹废寺》题记,至今完整外,其余历代均有破坏,特别是文革时期损坏殆尽。现存三处题刻,其书法笔力苍劲,风格各异,特别是陈以勤的字迹,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烟山:高坪区的青居山,亦名黛玉山,林木繁多且茂盛,有遮天蔽日之势,山上终年烟雾缭绕,山上的慈云寺、金镂塔等殿宇建筑若隐若现,树木也为烟雾包围。故有"青居烟树"之名,为避暑胜地。尚未开发,风景优美,青居山上苍松翠柏,常年烟云缭绕有从市区开往至此的游轮。

https://ss0.baidu.com/6ONWsjip0QIZ8tyhnq/it/u=2816681712,2401172991&fm=173&app=49&f=JPEG?w=640&h=385&s=FF8EA44472721E2716B6918A03008089

359曲流: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地质公园顾问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赵逊,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国家地质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陈安泽等19名国内知名专家前往南充考察后认为,青居曲流具有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资格。从上码头到下码头,直线距离一袋烟,沿着河道走一天嘉陵江自秦岭大散关发源,流经川中丘陵区,切穿川东平行峡谷,到达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曲曲折折,蜿蜒千里,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流经青居镇时,嘉陵江在镇东面的上码头折向西,再往南,再北上,环绕20平方公里的“牛肚坝”后,又回到镇西面的下码头,形成了359度曲流。直线距离一袋烟,沿着河道走一天。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艾南山则形容,“嘉陵曲流甲天下,青居曲流甲嘉陵”。这位常年研究曲流的学者告诉记者,青居曲流封闭度大、发育完整,堪称世界地貌奇观。


psb(4).jpg

青居曲流的形成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几千年前,在这葱山绿水间住着紫桃、白梨、香李三位美丽的姑娘,二八年华,能歌善舞,精通诗画剑术。烟山上有座青龙寺,盘踞着西海龙王的儿子九曲,每逢三月,人们必献上童女一名,否则他不呼天雨,大地就会干涸。有一年,九曲要人们献上美丽的紫桃、白梨、香李,老百姓不愿意将善良的姑娘送入虎口,于是九曲截断水源,将整个青居包围。三位姑娘与九曲在烟山上奋力厮杀……九曲死后,挣扎的龙尾变成Ω字形的曲流。

psc(1).jpg

特产:

南充特产:冬菜

据《南充县志》、《南充县供销合作志》记载:“烟山牌”嫩尖冬菜始创于清·乾隆年间(1790),迄今有二百余年历史。在川菜谱中,嫩尖冬菜是近百种名菜不可缺少的佐料。民间曾流传“十里闻香不是花,青居嫩尖冬菜芽。煎、炒、蒸、炖皆可口,品尝其味果不差”的民谣。有诗云:冬菜出烟山,苍桑数百年。清香又脆嫩,味美更缠绵。

https://ss0.baidu.com/6ONWsjip0QIZ8tyhnq/it/u=3235784634,2584709334&fm=173&app=49&f=JPEG?w=371&h=308&s=4B9064874C30438E09BBF77A03005078

产于“中国冬菜之乡”、“中国冬菜第一镇”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的“烟山牌”嫩尖冬菜是精选十字花科芸苔属叶用芥菜中的优质绿色箭杆菜为原料。该菜岁寒生长,隆冬成熟,采收后剖心挂晾。经日晒夜露,风吹雨淋、霜煎,菜叶逐渐萎缩,从菜心中生长出嫩芽,再将嫩芽剪下,按祖传配制十多味纯天然香辛料,秉承传统工艺生产加工后,置土陶罐内,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历时三载,自然发酵,腌制而成,其色黑褐、质脆嫩、味清香。是佐餐调味、居家旅游和馈赠之佳品。

人物:

明代礼部尚书陈以勤、陈以陛陈以勤(1511年—1586年),字逸甫,号松谷,别号青居山人。明四川南充人,北宋宰相陈尧佐之后,明朝中期名臣。

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后为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因为为裕王讲官九年,有羽翼之功,而深自晦匿,于是裕王曾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进太常卿,领国子监。擢礼部右侍郎,寻转左,改吏部,掌詹事府。

穆宗继位后上书多次进谏,但因得罪内阁首辅高拱而致仕。万历十四年(1586年)病逝,追赠太保,谥号“文端”。

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220368202,851367263&fm=173&app=49&f=JPEG?w=640&h=324&s=493828D311010759051CF9040300F0C0

赣北红军创始之一林修杰:(1901年—1927年12月)革命烈士。四川南充人。出生在一个小工商业家庭。1907年,进青居镇黄家书屋读私塾。6年后,考入本县高等小学堂,学习四年毕业,又入张澜创办的南充中学。在那里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刊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南充学生积极响应。他带头外出演讲,散发传单,销毁“洋货”。1919年8月赴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补习法文。1920年6月,在张澜的资助下,去法国勤工俭学。初与李富春、蔡畅、杨昌祚等在法国巴黎西部德尔中学继续补习法文。1921年冬,与邓小平、聂荣臻、刘伯坚、杨昌祚到法国中部克鲁梭斯乃德铁工厂做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