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73|评论: 0

[诗词歌赋] 【原创】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134*】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6-1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一章   天府之国誉神州

24     峨   眉   山

*    胜  景  流  芳

(6)不劳挥手听清音

清心阁原集云阁  唐僖宗四年创建   

该阁背依牛心岭  山峦叠翠映蓝天

对面朝向五显岗  溪流激石响连环  

殿仅一排祀文殊  释迦牟尼与普贤

阁下有座接王亭  为迎康熙侍卫建  

大臣海清五格王  奉旨赠经书上山

又有一说接御亭  言说明万历年间  

皇太后慈宁来此  但见此处景致妍

幽谷叠翠如画屏  水溅银珠亮闪闪  

太后高兴连夸奖  此亭建的好壮观

和尚大悦讨好说  此亭专为太后建  

那就叫接御亭吧  太后大喜拍了板

该亭左有白龙江  黑龙江在亭右边  

石桥江上凌空起  状如彩虹挽青天

二水会合凤凰嘴  牛心亭在顶上建  

朱栏红柱婷婷立  牛心大石矗亭边

二水绕石声如琴  山谷回响震长天  

峨眉十景有美誉  双桥清音乐似仙

无数文人古今来  题诗留墨不间断  

李白两水夹明镜  又言双桥落彩虹

明代王敇赋五绝  双飞桥诗叙真情  

一曰万壑深云谷  二曰三峨过汉津

三曰寻径逢老叟  四曰疑是避秦人

清代诗人谭钟岳  双桥清音出佳品

迩逦双桥接云岭  巍峨飞阁跨清音  

中霄卧听泉鸣急  洗净尘心即佛心

更有今人赵朴初  挥笔题言抒胸襟  

且任客心洗流水  不劳挥手听清音

戊戌变法六君子  刘光第撰联最震  

上联双飞两虹影  下联万古一牛心

千古绝唱来美誉  出自牛心石诗句  

峨眉山志有首诗  描述清音阁更美

杰然高阁出清音  仿佛仙人下抚琴  

试向双桥一倾耳  无情两水漱牛心

清音阁西白云峡  绝壁千仞如斧劈  

长达一百三十米  宽约六米窄三米  

仰望蓝天成一线  仅容二人行过去

(7)   万籁无音声自息

万寿寺后观心岭  上有小庙息心所  

建于明嘉靖三年  岭崖巍峨悬高阁

依栏俯视妙景观  阴则云海绝壮阔  

晴则壑静山犹青  云淡风轻钟声多

观心坡上息心庵  朵朵云飞情自清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无我物月春

这是明代丁文灿  游息心所诗里吟  

相传有息心居士  在此精习极勤奋

由此得名息心所  本名原叫邪心锁  

说是很早很早前  两个客人来朝山

意外拾到一银单  晚上向和尚打探  

石台子路怎么走  口里不断把话念

石台石龙对石虎  窖里藏银五万五  

和尚听后记心里  连夜上山全取回

寺中地方都藏满  但是还剩一小堆  

和尚顺手抓过来  随自装进香炉里

过来两天奇迹生  香炉起飞去南海  

和尚拼命追回来  锁链所在神案腿

人问说是邪心锁  锁住邪念之意思  

该寺就称邪心锁  日久便叫息心所

至今寺中神案上  仍有一条铁锁链  

一头系住案桌脚  青瓷香炉另头拴

(8)  洪椿坪空翠湿人衣

宝掌峰下洪椿坪  海拔一千一百米  

楚山禅师明万历  五年千佛禅院立

后来到了崇祯时  德心禅师续建起  

寺外古树而得名  千年红椿属珍奇

清代顺治又扩建  筑殿四重巍然立  

遂成大刹震四海  峨眉十景展英姿

山抱林拥在寺周  葱郁幽静好景致  

夏日晴晨雾霏霏  青山空翠湿人衣

峨眉山行本无雨  红椿晓雨人称奇  

千佛莲灯寺内存  七角七方清末制

上雕佛像五百尊  封神演义多故事  

造型生动做工巧  佛道合流峨眉齐

红椿寺内多楹联  尤为著称双百字  

清人冯庆怴撰写  一气呵成有气势

上联描绘寺周景  下联巧嵌寺中事  

读来令人齐称绝  相传南北朝时期

峨眉来位大高僧  西域之宝掌大师  

降生时左手紧握  左手张开七岁时

红宝珠痣在掌心  出家长老起名字  

以痣为号叫宝掌  宝掌来到洪椿坪

结茅为屋后山峰  每日专心经文诵  

还与僧人探禅理  相互切磋受人敬

此山即称宝掌峰  宝掌后来到浙江  

宝岩寺里诵经享  寺里方丈在另堂

各居一殿有书信  即令白犬传递忙  

饭罢青猿来洗铂  传为奇闻联中张

洪椿坪下锡杖泉  泉水清澈又闪亮  

洁净尤为沏茶美  游人至此喜品尝

相传明代洪椿坪  经常干旱闹水荒  

德心禅师下决心  引天池水到此方

天池仙女听说后  赠给禅师一锡杖  

嘱他用杖去凿石  边凿边唤志气壮

坚决打通天池水  引来锡杖泉水香  

三杖下去水喷涌  留下佳话泉锡杖

夏秋之夜洪椿坪  每至月白风清时  

阿弥陀佛钓鱼哥  寺外都有鸟鸣啼

时而一只鸟独叫  时而数鸟齐鸣啼  

本地特有黑山哥  悲切哀婉如哭泣

传说峨眉很早前  城外住着两兄弟  

父母双亡苦度日  靠哥打渔为生计

一日哥哥未归来  弟弟找哥心中急  

钓鱼哥哥河边唤  悲伤过度化鸟飞  

白鹤告他哥哥是  长老收去洪椿坪  

寺里削发作和尚  弟弟找到洪椿坪

韦驮却不叫他进  只好寺外放悲声  

至今洪椿坪寺外  黑山哥们叫不停

(9)  凡人呼风唤雨处

始建唐末雷洞坪  初名叫做雷洞祠  

祭祀风雷两个神  搜神后记有故事

义兴人周姓寄宿  道边一女人家里  

一更时有小儿叫  去推雷车遇大雨

后世据此即建寺  万历十年又修葺  

增建雷神洞坪堂  清同治时重建祠

后圮仅存崖畔亭  供人观景来歇息  

崖下云雾茫茫涌  深不可测忒神奇

盛夏时节更迷人  崖下雷雨轰鸣激  

崖上却是天朗晴  脚底眼前各相异

传说是灵鷲菩萨  偱普贤鹿迹至此  

雷雨大作误行程  灵鷲大怒发脾气

抓过雷神摔崖上  从此雷神乖乖的  

再也不敢到崖上  只在崖下来嬉戏

七十二洞在崖下  住着雷神伏羲氏  

还有龙王与女娲  以及蛇王鬼谷子

明代僧人曾在此  铸就禁声铁碑立  

行人说笑声过高  惊怒雷神发脾气

风雨雷电随声至  大雨倾盆响霹雳  

宋代范成大游此  慷慨激昂赋颂诗

行人动魄风森森  二岩奔黑走太阴  

不知七十二洞处  侧足下窥云海深

闻有神龙依佛住  振触须臾遭雷霆  

两山竹木晴日照  我亦闲游神不惊

在峨眉山行记中  他还作出细考证  

下瞰沉黑若洞然  神龙所在七二洞

初投稥币它不应  以振触之风雷醒  

光明岩上兜绵云  亦多都出自此洞

实际这里海拔高  悬崖陡峭多凌空  

冷暖气流巨岩下  饱和状态多多逞

高声喧哗即震动  引发雷雨使人惊  

呼风唤雨马上有  游人至此兴大增

                      ——【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