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火车铁路一起长大 2010年里的一天,我和爱人晚饭后沿着去原西昌铁路分局机关的那条大坡道散步,当走到机关大门口外的小道时,偶然碰到几个捡垃圾的小孩,其中一个小孩的背篼里有几本旧书。爱人随手拉住了小孩的背篼,翻出几本书来看,书不多,但我们居然从中翻得一本深绿色封皮的《风雨成昆二十年》。 我对这书不陌生,这是当年分局仍在的时候编写的一本纪念文集。当时分局机关人手一本的书,如今它们早已物是人非,落入捡垃圾者手中。爱人掏出2元钱付给小孩,把此书珍藏了起来。 一本书的历史,常常是一段时光的缩影。这本书中的一些作者,已与我成为挚友,比如孙贻荪老师。而今,我们有时坐在文殊坊的一间茶馆里喝茶聊天,说起成昆往事,虽然时隔许久,却还是那么亲切,谈起当年那场特大泥石流灾害,一幕幕场景犹如尚在眼前。(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他的手从茶杯口顺着垂下去,说道:“这茶杯就好比是利子依达大桥的桥墩,那列客车就垂挂在桥墩下,另外的车厢已经掉落到下面湍急的大渡河中去了……” 明知重新架桥有高度危险,张斯斌还是迎面而上,我被收入《风雨成昆二十年》的那篇《彩练当空》写得毫不夸张,这种精神直到今天仍让我感动…… 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对此事毫无记忆。当我读中学之后,对于成昆线的防洪工作,就很有记忆了。那时,我的母亲每到夏季(雨季),就经常需要晚上防洪值班,有时还要赶赴出事现场去处理,出差是家常便饭。 成昆线的防洪期让每个人都感到如临大敌,谁都不敢疏忽大意,泥石流引起的断道事故会时常发生。我经常一个人在家,父母只好把我托付给单位的一帮年轻人照顾。这些是我上世纪80年代的记忆。 在我大学毕业工作之初,我的父母依然保持着忙碌的工作状态,即使在他们年龄较大的情况下,还得经常跑施工现场,下铁路沿线。他俩一个是铁路供电单位的总工,一个是成昆电气化铁路改造部门的高工,那个年代,铁道沿线的各种危险和事故,都需要依靠技术人员去解决,为此,我的父母也承担着巨大重任。不过现在的科技确实比从前更新太多了,雨季成昆线断道塌方的事情已经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记忆。 大概由于成昆线接近50岁了,从去年开始就明显感觉到这条铁路中断的时间越来越长,而连接西昌到成都的雅西高速公路,也在汛期经常出现交通管制的状况。成昆复线已开工好几年,可是距离实现西昌至成都开通的2023年期限还遥远得很。 一条路越走越难走,这就是大凉山的现状。我们家,就是成昆线几十年风雨历史的缩影。我知道很多的铁路家庭都像我家一样,饱含了铁路建设的艰辛、疲惫和成就,有多少的马道孩子,也就是成昆孩子,是在这条铁路沿线跟着火车一起长大的。 我们都是常年听着火车的汽笛声、车轮和轨道的摩擦声长大,习惯了铁路火车站上日夜不熄灭的灯火,习惯了半夜里被邻居们需要跑车的叫唤声惊醒,而后又沉沉入睡。(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一本《风雨成昆二十年》,勾起了我对原西昌铁路分局和成昆铁路的所有记忆。在我工作之后,因为办案的缘故,陆续到过普雄、埃岱、白石岩、乃托、乐武、燕岗、密地这些成昆小站,这些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成昆铁路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