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巷子
现今玉带街临近南河一段,原先叫高巷子,高巷子西边背后有一条老街叫屈巷子,如今,知晓屈巷子的人已经很少。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从屈巷子古街经过,除了感叹它的古朴外,更多的是伤感它的残破——当时它已古老得零落散布在田野之中,仅见零星分布的房屋,以及破碎如龟背纹路的红砂石板路面,还能辨识原貌的仅有河边东头老篾匠屈师父的祖屋。其它许多老屋大多已后房改作前房成为高巷子的街面。原先的老街总长约两百米,大概住有屈姓人家吧,被叫做:屈巷子。
屈师父告诉我,这条街是过去从南河码头通往南街的古街。清朝末年,高姓人在屈巷子东边的背后建起住宅,逐渐形成较比屈巷子宽的小街,称为高巷子。此后行人选择走高巷子,屈巷子逐渐被人遗亡。
高巷子以北原有一座关羽庙,清嘉庆《邛州志》曰此庙“昔时香火极盛。”庙内和庙外道路古柏森森、楠木处处,上有老鹰和无数黄鹤筑巢,却各按生存轨迹而相安无事,说明当时的环境生物多样性。
玉带街至屈巷子原先有五、六道红砂石牌坊,其中一道为明万历时所建东岳庙之石坊,坊额题:《帝出乎震》又《万化总持》。离东岳庙数十步的今电力公司大楼前街口,民国初还有明代所建祭祀风、雷、云、雨的“风雷云雨”坛故址。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因那些牌坊和坛址阻碍交通被逐个拆除。(以上见清嘉庆《邛州志》和民国《邛崃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