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津高考作文,是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给的材料是:“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要求考生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愚以为:通观今年全国的高考作文题,天津市的考题毛病百出,自打自脸。
首先是材料里:“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 。说的是今年一家外国电视台做了期介绍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专题宣传片,这样的内容,绝大多数考生是闻所未闻的,不说一般高中生,就是当今中国的几百万诗歌作者中的多数人都不太了解这个情况。命题中出现这样的内容,难免会让很多考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其次是作文要求中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既然文体不限,又要加括弧诗歌除外,岂不自相矛盾,语文作文命题岂能出现如此低级问题,更何况前面提到全球都在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杜甫在天之灵岂能原谅把诗歌写法排除在高考文体之外!(今年浙江等省也要求作文不得写成诗歌)。
三是文中“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这句中有那“又”字,实在有点多余,建议文字的东西,最好惜墨如金。
以上意见,不知今年天津高考的命题老师,是否可以笑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