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去哪儿看?这样奇妙的问题只有乡下人才会提出,城里人一般是不屑一顾的。
在网络流行一句打油诗——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可以有病。
经常看见媒体报道一些中老年有病不去医院,而心甘情愿上当受骗病情加重的新闻,乡下人一直以为这是科幻小说才会有的情形。
近日乡下人在人民医院所见所闻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朋友因为阑尾炎到人民医院急诊,不到24小时就花费七八千,病房里面患阑尾炎都是忍无可忍要命的时候才去医院,因为看病贵。
此前,乡下人说过医院看病贵是常态,但是有一个地方看病不花钱,说不定还可以赚钱(收取社会各界的捐款)——电视台新闻里面,因为这样感人的场面新闻里面时常可以看到。
看病不花钱,住院包括陪伴家属吃饭也不花钱,有病就去古巴看。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蔡国庆采访前驻古巴大使徐贻聪的时候,蔡国庆说的(详见附录)。
再有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乡下人也要进入老年人的队伍,乡下人既没有能力去电视台看病(挂号的方式千奇百怪),也没有蔡国庆那样有条件去古巴看病,
乡下人以为还有一个任何人迟早必须去的地方——殡仪馆。
附录:蔡国庆访谈 | 外交部副司长谈古巴:看病全免费!太令人吃惊了...
古巴被美国人制裁及封锁长达半个多世纪,给全世界的印象是古巴穷得快死了。但让人意外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古巴对老百姓却十分大方,大方到世界罕见!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哈瓦那大剧院面向古巴人民发表演讲时,都特别称赞了古巴的医疗教育,并有意加强合作。
《人民日报》调查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调查各国的免费医疗制度。令人意外的是,全世界只有古巴一个国家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在古巴,任何国民在看病时均无需缴纳任何挂号费、医药费、手术费等各种费用。
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徐贻聪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也说,医疗和教育确实是古巴这些年来突出的成就。徐贻聪自己也曾亲身体验过古巴的免费医疗。他说,自己曾经在古巴住过医院。当时不仅住院费用全免,就连自己在医院里吃饭,包括使馆陪同人员在医院里的餐饮费用都是由古巴方面解决。
据前驻古巴大使徐贻聪说,古巴拥有50多所大学,其中三分之一是医科大学,足见其重视程度。
而且古巴人均寿命是比较高的,目前全国人均寿命达到了约80岁,这与国家实行免费医疗有很大关系。在古巴国内,医疗受到普遍重视,都是免费的。古巴的免费医疗是从怀孕开始,婴儿还未出生就开始覆盖。怀孕时,医院医生开始追踪胎儿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或是有问题,特别是心脑方面存在问题的话,医院会和孕妇说明情况,商量是不是引产。所以生下来的小孩一般都是比较健康的。此外,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古巴也会持续关注。
徐贻聪就讲述了自己遇到过的一件事,当地一名普通工人的四岁孩子患有疾病,政府就花钱请了国外的专家给他会诊参与治疗。“这个外国专家很有名望,到了古巴他对此很是感动。因为只是普通工人的孩子,政府就请了国外有名望的专家参与治疗,这就说明了古巴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
据徐贻聪说,所有医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到农村当三年家庭医生,才能根据情况被派到省市级或是国家级的医院。全民免费医疗在古巴人民看来,已经成为了一件自然的事情。居民只要有病需要治疗、需要住院直接上医院就可以,也不需要什么费用。在医疗的研究上,古巴也是非常突出的。科研和医药方面古巴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古巴在治疗癌症等方面还有着非常高水平的特效医药,而在妇幼卫生领域也是比较领先的。这些方面的成就,都能够说明古巴政府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取得的成效。
医院床位甚至经常是空的,据广州日报报道:古巴人一提到医生,就觉得很亲切:“医生就像朋友,我们很愿意和医生聊家常。”
古巴人没有给医生送红包的现象,号贩子在古巴更没有立锥之地。而古巴高效医疗体制的首要“秘方”就在于它的初级医疗制度,尤其是家庭医生制度。
古巴的家庭医生诊所设在社区里,看病就医非常方便,家庭医生还做家访出诊,病人不用出家门就能看病。这种制度大大减少了“小病变大病”的几率。只有在需要的情况下,他们才被自己的家庭医生指引去第二级医院或者第三级医院接受专门治疗。
由于大部分病人在前两级医疗机构已经分流和治愈,无需到大医院治疗,因此古巴的大医院从来不会出现人头涌动的景象,病房中甚至经常都有些床位是空的。医院还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免费准备了专门的饭菜,家属陪住也有休息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