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谷趋势 ◎作者 | 李洋 原以为今年最惨的是经济,现在觉得也许是水灾,但最后发现很可能是中国人的爱心。 过去十年我们有多兴奋,那么2020年我们就有多失落。 2008年,时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的王振耀称,汶川地震“把中国的慈善水平至少提升了十年以上”。然而,随着洪灾的肆虐,惊悚的消息传来: 众多公益机构突然发现——筹不到钱了!筹不到钱了!筹不到钱了! 公众参与筹款的热情寥寥,慈善表现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就是今天线上举行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全国众多与会公益机构必须直面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6月12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公开募捐,募集“赈济家庭箱”及其他救援物资。一个月时间,仅筹得13万余元,与60万元的目标金额相去甚远;壹基金“驰援南方洪灾”筹款,目标200.5万元,过了十多天,看下进度……也是一个大写的惨。 这两家还是知名度颇高的公益头部机构,一些地方性的、中小型公益组织针对洪灾的筹款,结果更是惨淡。 雨雨雨,急急急! 2020年命运多舛,新冠疫情未了,暴雨洪灾凶猛。 6月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30多天发布暴雨预警,创下近十年来连发天数的新纪录。 洪水席卷贵州、四川、广西、湖北等27个省区市,截至7月12日,造成3789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2.8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822.3亿元。 进入7月后,水位不断突破历史各时间段的记录。一次和1998年相当的水灾似乎就在眼前。 有志愿者形容救灾工作“前所未有”地艰难——此次洪水受灾面积广,持续时间长,社会动员力度却远远不够。 为什么公众捐款不积极了?是中国人不愿意爱、不再相信爱了吗? 别急着下结论,事情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傍大款”的弊端大爆发 筹款断崖式下跌,有公益机构筹款人归咎于“媒体报道不给力”,要么对洪灾报道失声缺位或不专业;要么将灾难“娱乐化”,什么撒网捞鱼、澡盆泛舟、街头看海,生生把水灾“玩坏”;要么把灾难报道政绩化,都已经是政绩了,哪还需要民众操心? 媒体报道的并不少,但就中国公益的自身特点来看,这次的真相有点残酷。因为,连串的黑天鹅牢牢戳中了中国公益的命门。 如果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是当头一棒,那么对中国公益就是一记“隔山打牛”。 首先,国内不少企业扛不住了。 长久以来,企业是中国慈善捐赠的绝对主力。 中国每年的社会捐赠,企业通常占到6-7成,个人占到2成左右。公益机构对企业捐款的过度依赖,被形象地称为“傍大款”。 https://pics6.baidu.com/feed/aec379310a55b319480a8d6265f17a20cefc1790.png?token=7231788b1256d038ccd42c6f02170b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