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901|评论: 3

[梨乡杂谈] 记忆中的苍溪油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苍溪人的吃油茶,多是在冬天。可近日一篇说苍油茶的文章中“......对很多老苍溪人来说,油茶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抹不去的情怀。......品油茶,找回曾经的记忆。”让我有了找回曾经的记忆的念头。
       我这儿要找回的,是五六十年前我们这一代苍溪县城人吃油茶的记忆。
       冬日的晓古街,天麻麻亮,石板路上的清霜还未融化,冷嗖嗖的。精瘦干练的姜爸爸,毛兰布的短棉袄,下身的裤腿扎着裤脚,脚穿抱鸡母棉鞋,腰系围裙,一个肩膀上搭抹布,一个肩膀上挑着担子,推开吱吱着响的街门,上街卖油茶了。
       那担子的一头是烧柴的叫行灶的小灶,灶上一口鐤锅,里面是滚烫而香的油茶;一头是实木小柜支撑的长方型小掌盘,上面放有各种调料、碗盏和一把一把的盐馓子。
       姜爸爸的油茶,是当年县城最有名的。不过,小小一担油茶,从东门巷口子到西门水井,沿途叫卖,得一个早上呢。
       油茶的主料是经冷水泡胀的精选大米,用石磨磨成细细的米浆,将其在柴火鐤锅中边煮边搅地熬制,再加入用冰糖炒出的的糖汁染色而成。食用时,辅以葱花姜米、芫荽、花生米粒、辣椒油、花椒油、食盐等调料,当然,那手工炸的盐馓子是绝对不能少的。
       馓子,是面粉加椒盐用手工揉合发酵后成条,炸制时,一手执条边扯边绕于另一手四指上,使之成扇状,丢于烧沸的纯菜油铁锅中,扇面一段酥脆发泡,柄端扁扁的嚼起来有韧劲。
       热油茶冲个鸡蛋,那焦黄又细细软软的油茶浆中合着金黄色的蛋花、酥碎的馓子、青青的芫荽、葱花,姜米大头菜米.......真可谓是色香味俱佳!

煮油茶1.jpg

       姜爸爸通常是鸡叫二道起床。推米浆、炸馓子、熬油茶、切葱花姜米等,按部就班地操作,一丝不苟地做好油茶,最后清洗一遍碗碗盘盘,刚好天亮,收拾清爽,油茶担担就可出门了。城隍庙坝儿、县门口、西门水井边,都是卖油茶的好地方。
       没有座位,大街的房檐下,几个食客围着油茶担,姜大爸右手执长柄的铁勺从缓缓卟卟冒泡的锅中舀出一勺,那勺子出油茶锅面时,微微往上一掂,勺子外并无挂沾、利利索索地倒入左手端着的碗中,空下来的右手在各个调料碗盘划过,一撮撮调料便飞进油茶碗中;宽大的手掌在掌盘中的盐馓子上一拍,扇状的馓子变成一寸多长的节节---这是一般人的;多拍几下,那馓子条儿便碎得似米粒---是老年人的;那带柄的头子---是喜欢有嚼头的人的特殊要求。再说冲鸡蛋:鸡蛋在碗沿上一敲、打开将其倒碗内后,左手端碗、右手用小调羹“当当”地打散、再在锅中间迅速地舀出油茶倒入鸡蛋中,小调羹几搅,热油茶冲个鸡蛋就好了。食客接过油茶碗,搅拌均匀,一调羹一调羹地沿碗周边将油茶舀出送入口中......鼻尖上挂着清鼻涕而来,额头上冒着毛毛汗而去,食客的满意,不在话下。
       软糯粑碗,吃到最后也无清汤状---这是早年苍溪“姜油茶”的一大特色。

煮油茶2.jpg

       时下,油茶由挑担零售变为门店堂食,石磨磨的米浆变为机制的米面子,熬制由柴火灶变为燃气灶,传统的糖汁染色改用老抽,馓子有专门的工场加工,除新鲜葱花姜米等外,其余调味均为作坊生产。
       我想,原汁原味的饮食文化,是最能贴近一座城市的方式。寒冬腊月的油茶---苍溪人的必选早餐之一,就是如此。

      2020-7-16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7-17 11: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每次冬天回苍溪,都想去找碗油茶吃,就是不知道现在哪儿的油茶好吃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