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旧闻仅供成都市卫健委参考
2014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共立案侦查医疗卫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08件123人,其中院长16人、副院长6人,个别地市甚至出现绝大部分二甲以上公立医院都有相关人员被查处的“塌方式”腐败。
多个县级医疗“龙头”单位主要负责人被查
据安徽省检察院反贪局通报称,被查处的医院院长包括阜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高学中、六安市人民医院院长朱德昌、蒙城县中医院院长丁怀顺等16人,多个县级医疗“龙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被查。
院长们主要通过三个环节“以权换钱”:
—药品采购环节。药企为了能让医院多采购自己的药品或维持药品集中供应的优势,或在临床使用数量上压过对手,就要给予医院相关负责人及院长回扣。多家院长“欣然笑纳”,与药企或供应商形成高度“默契”。
六安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朱德昌收受贿赂后,直接与药品配送企业续签了三年的集中供应协议,确保该家企业“独霸”该院的药品供应。阜阳市肿瘤医院院长刘华顶在担任副院长兼外科主任期间,有药企找上门来,要求增大一种名为氟尿嘧啶植入剂的药物临床使用量,事后按照每支60元总计支付给刘华顶回扣9万元。
一名县级公立医院临床医生告诉记者,医生都心知肚明,哪种药是院长或副院长引进来的,“有眼色”的医生都会多开这些药。
—医疗器材采购。企业在中标后,要想取得高额利润,还需医院优先、长期使用其医用耗材,常常行贿医院主要负责人,美其名曰“固定供销渠道”。如某骨科医用固定材料供应商在中标后,为了使医院优先、长期使用其供给的骨科医用固定材料,巩固绝对销售份额,先后多次送给临泉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副院长郭景理现金总计132万元、骨科副主任徐汝峰15万元。
一些大型设备价值高昂,医院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医药公司为了顺利投放设备,私下与医院负责人约定利润分成。上海一家企业中标蒙城中医院核磁共振设备,企业方与蒙城县中医院签订融资租赁协议,并与该院院长丁怀顺私下约定在租赁期限五年内支付丁怀顺不少于20万元的好处,案发后统计丁怀顺收受好处费共计28.5万元。
—基建工程。与药品器械上“细水长流”式的收受贿赂相比,院长们在医院基建工程方面的权力更大,“胃口”也更大。他们手中的权力能够帮助承建商绕开规范的招标程序,承接造价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医院基建工程。
如丁怀顺在任蒙城县中医院院长期间,向安徽三宝钢结构有限公司法人宋伟告知蒙城中医院准备建住院部的信息,后宋伟送给丁怀顺10万元,丁怀顺许诺不经招标将蒙城县中医院住院部钢结构工程交给宋伟的安徽三宝钢结构有限公司承建,并签订施工合同。六安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朱德昌也是一次性受贿10万元,“内定”了某承建商承包医院外科医技楼工程,招标环节成为“走形式”。
院长贪腐引发医院“塌方”
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称,医疗卫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单个人员很难完成犯罪。上至局长、院长,下至药械科长、财务科长、采购员、医务人员,往往查处一案牵出数案,查获一人牵出数人甚至数十人,形成窝案串案。院长贪腐,往往意味着这家医院已经从上到下“烂掉”。
如阜南县人民医院原院长刘学武受贿金额巨大,他所管理的医院不少中层干部和医生也堂而皇之地收受回扣。据安徽省卫计委监察室通报,该院骨科集体收受医疗器械回扣:该院原党委委员、骨科主任冷志峰,收受供应商给予的骨科器械回扣款91.07万元,并将回扣款按一定比例发放给王跃等七名医生;财务科原科长万军,收受骨科器械回扣款7.7万;器械科原科长唐国鹏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钱款26.48万元。
据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反映,医院院长和主要负责人受贿,直接导致医院风气从治病救人变成“向钱看”。医院其他干部和医生也往往受风气影响,甚至有了“法不责众”的危险观念,慢慢形成了“收回扣”的惯例,潜规则甚至变成了明规则,部分地区医疗腐败成风,“塌方式”腐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阜阳市人民医院某科室主任忏悔称,头次收回扣时心里也害怕,但看到周围人和其他医院医生也是如此就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不可能出事,即使出了事,也是法不责众。
“大部分医院都设有内部监督机构,但是形同虚设。”医疗领域的业内人士认为,医疗系统作为特殊行业,其专业性很强,业务也有独立性。很多院长不仅仅是一个医院的行政领导,更是该院的业务骨干、医术权威。如一种医疗器械常用的品牌有几十种,但是哪种更适合临床使用,只有权威专家说了算,因此院长这一角色,集权力和技术决定权于一人,监督往往失效。
腐败侵蚀医改红利:“有了医保,医生开的药够吃半年”
据检察机关公开资料,16名落马院长的涉案金额巨大。如六安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朱德昌在该院外科医技楼、综合门诊楼工程及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非法收受相关人员贿赂共计279万元。朱德昌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
附录——《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9日——医生,请守住道德底线!
人民医院没有了道德底线,成都市有关部门你们应该怎么办?
据有三十年从业经验的撤线医生说,伤口缝合不规范,像狗啃的一样,加之换药的医生图省事用创可贴代替纱布(而且创可贴价格高于药店x倍),创可贴不透气导致感染发炎,必须打针吃药输液治疗!
办理出院手续的时候,有关人员让等了半小时,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有关人员的时间是金钱,别人的时间一文不值?
出现这样的状况是有关部门玩忽职守还是占到茅坑不拉屎浪费粮食造成的?
有人说,只要医疗不黑暗堕落,生命就会得到起码的尊重!
《人民日报》早在2013年08月09日04:19就呼吁——医生,请守住道德底线!
为了避免没有道德底线的继续祸国殃民,有关部门负责人是否应该破腹谢罪自绝于人民?难道还要等到人民把你们送上断头台拉出去砍头?
附录——人民医院改名为人民币医院或许更加名副其实?
几年前,四川省xx市出现了一个医疗行业的公敌——开小处方治大病的女医生,乡下人写了一篇文章《一个人与一个行业的战斗》为其点赞,结果引起当地一片混乱,当地公安局长以私人名义给乡下人打电话说他受有关部门的委托,问是不是与医院有矛盾,他好出面协调。
在四川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个座谈会上,乡下人旁边一个人拿着一份乡下人的文章愤愤不平地说写文章的站到说话不腰疼,乡下人问他咋知道呢,我就是站到不腰疼,坐久了腰疼,原来这个人是一家著名人民医院的院长。
2020年7月初,乡下人到x人民医院发现奇妙的一幕,住院病人不需要核酸检测,病人的陪护人员需要核酸检测。
出现这样的状况或许是因为住院病人都是身强体壮的,新冠肺炎不会传染给他们,因此不需要检查。
病人的陪护人员大多是体弱多病的,容易传染新冠肺炎,必须检查。
最奇妙的是缴纳了200元人民币核酸检测费后,就可以任意在没有缴费前不准行走的地方行走。
出现这样的状况,乡下人以为不可一世的新冠肺炎也是害怕人民的,特别是人民手中的人民币。
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人民医院复印身份证信息等费用都比街道对面人民政府政务中心的费用要高一些。
收费项目众多,过度治疗,重复收费,乱收费比较严重,比如各种各样的护理费有些名不副实,一级护理,专项护理,有事看不见医生,找护士一问三不知。比如出院的当天还收床铺费,空调费,护理费。吃饭与火车一样贵,而且难吃。
病房里面患阑尾炎的都是忍无可忍要命的时候才去医院,因为看病贵。
乡下人研究过很多医患矛盾的案例,没有哪一个人是专门到医院杀人的,都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得到解决,医生成了出气筒、牺牲品,这不是人民币的悲哀,而是医生的悲哀。
人民医院的宗旨如果回到很久以前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而不是人民币医院有病没钱莫进来,或许很多医生还会继续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医院定位于赚钱的商人,医生还会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以上是乡下人在人民医院所见所闻乱象的九牛一毛,以为这样的人民医院更名为人民币医院或许更加名副其实。
乡下人希望医院大楼上挂的治理整顿医疗行业的突出问题不是一句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