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汛期,人们很关心,大坝到底能够在防洪中发挥什么作用?
如果是仅仅从单一的理论上来讲,大坝肯定可以在防洪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道理很简单,在汛前,先把大坝里的水放空,腾出巨大的库容,当上游大洪来时,把洪水蓄存在水库中,就能够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然后,等到水势放缓之后,再把水库中的水放出,为下次蓄存洪水作好准备。
这样,大坝肯定可以为防洪削峰发挥巨大的作用。
只是,大坝要产生这样的蓄水削峰作用,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蓄水之时,能够精准地判断,上游不会再有大的洪峰来袭。
如果,在水库蓄满之时,上游再有大的洪峰来袭,水库再无库容来蓄存洪水,结果就会是洪水漫坝或溃坝。这个一果,是大坝无论如何承受的,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那上游会不会有大洪峰来袭,取决于天气情况,如果天降暴雨,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洪峰。因此,在大坝作出蓄洪削峰的决定时,就必须作出判断,后期的上游会不会有暴雨?这个判断,不是由大坝管理者决定,而是取决于气象部门的判断。
气象部门的判断,会不会很准确呢?要说,现在的天气预报是越来越准了,但是中长期的天气预报,也不能说非常有把握。况且,大坝管理部门与气象部门,又分属不同的部门,他们之间,也未必有完全的信任。
正因为如此,大坝在蓄洪削洪时,就会做出非常保守的决策。一般的做法,是小洪蓄水,但不会蓄满,而大洪之时,则是不蓄水,甚至会加速泄洪。目的非常明显,为了确保大坝的安全。
在大洪之时,优先考虑大坝安全,这种考虑是无可指责的。因为,大坝出现安全问题,比起大洪水来,后果更严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是最基本的考虑。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汛期之前,开始泄洪腾出库容,然后就是半库水的状况开始度汛,然后在汛期也不会大量蓄水,在汛期,你是看不到水库蓄满水的情况。如果,看到某水库在汛期满满一库水,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已经出现险情了,库水已经下泄不及了。
而且,在遭遇特别大的暴雨袭击,大坝的上游来水非常迅猛之时,水库是一定会加速泄洪。无论如何,大坝也不会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来承担防洪任务。
我们平常所说,大坝能够产生多大的防洪效益,很大程度上是从单一的理论角度来计算的。而我们也能看到,在某地出现洪灾之时,水库加速泄洪,造成洪灾出现叠加效应,水库不但没有起到防洪作用,反而加重了洪灾,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大坝的防洪能力是一回事,大坝发挥的实际防洪作用又是另一回事。简单地说,大坝可以产生防洪作用,但一到大洪水出现之时,谁也不敢让大坝冒险拦蓄洪水,因此,大坝对于抗大洪,实在是作用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