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纪委监委印发了《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措施》,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督促落实“六稳”“六保”部署要求、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立足发展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找准纪检监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为全省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目标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纪检监察部门要做到“三个维护”,要求各级纪检监察要对《措施》熟悉,要因地制宜,灵活操作,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政商亲清交往、联动处置信访举报、稳慎查办涉企案件、保护干事创业激情、规范履职接受监督,“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维护“亲”“清”政商氛围。政商亲清交往,方能健康长久。纪检监察机关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查吃拿卡要、乱摊派、“雁过拔毛”、不给好处不办事等问题,严查党员干部与企业相互依附、搞“互利共赢”问题,严查公职人员在企业“拿分红”“入干股”问题,推动构建清清爽爽的政商关系。同时,要通过深入剖析典型案例、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专项廉政教育、通报曝光等方式,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做好执纪执法“后半篇”文章,倒逼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履职尽责、转变作风,全心全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维护惠企政策落实落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对面临困境的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好政策好措施是“及时雨”,而如果企业不知晓、不会用,以致享受不到政策红利,政策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纪检监察机关要打通政策兑现的“最后一公里”,督促各级干部既要有敢抓落实的担当,也要有会抓落实的能力,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民营经济健康地发展起来,把政策的“含金量”彻底释放出来。
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执法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执纪执法理念和办案政绩观,服从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在办好案件查清问题的同时,遵守安全文明办案的纪律要求,认真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界限,正确处理合法财产与违法犯罪所得,对涉及行贿贪腐案件的企业,吃透案情、把握尺度,慎用留置、扣押、冻结等监察措施,切实保障涉案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