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高原,情关风月【初稿】 -------凤翔作协杨副主席散文集《情关风月》读后感 杜录林 一 在我们古老的西府周原,有一种古老的民间家具,叫做一州管三县,很流行于70年代以前的西府寻常人家,宝鸡人叫柜,大柜里面放包袱,二柜里面放钱财贵重物品,三柜里面有两个小门,放一些家用生活的小零碎,好像是专为外甥所设的留念。其朔源大致是与凤翔府有关吧,一州即为凤翔府州府所在地凤翔城,三县即为岐山宝鸡县凤翔县,政治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宝鸡市。熟知民国史与西府史的人大都清楚,宝鸡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抗战时候凤翔衰落之后才取而代之的,宝鸡取代凤翔府的政治地位不足百年。凤翔是中华文明周秦汉唐四根支柱之一的肇造地,周之铭文《易》行天下,秦之石鼓横扫六合,汉之隶书马踏匈奴,唐之颜柳以镇八荒,我们周秦西府人基本上是以文化而为生存的依据之一,杨主席是西府文化大县凤翔人,也与我是同行,在法院上班,也是西府同乡,所以,就让我们在秦风秦韵之中,进入一种《情关风月》的文化之旅。 杨主席的散文集《情关风月》共八章八十九篇,从乡愁第一到行者无疆第八,承载了一个学者型的法官的生活,文化,生命,阅历,观察,践行,闻知,放下,入世,包容等诸多方面的文化苦旅,既有秦王雍城加冕拿破仑帝王式的文化探索与沉重,也有秦人吃面打搅团的平凡世界,还有秦王扫六合千年之后,凤翔古城东湖柳下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柴米油盐儿女情长之下的人生百变,作为一个基层法官对社会的看法。天下文章何其多,文人结社图情趣,进藏入疆,人生需要远行,始皇帝的遗风,也是秦人的遗风,散文就需要唱念做打,面面俱到,有时候就需要李凌哭碑苏武牧羊式的对手戏,纵观杨主席的风月散文,一句话,写的好。 二 我与杨主席的交集大致如下,第一爱写,不管写的好不好,我只要写就行了,第二个是要怎么找到一份职业,靠什么呀,靠考学了,考不上了只能是自由职业者了,第三都在法院挣那么两个工资打发时光,第四,我们有幸的赶上了庞家钰这么一个烂时代,延伸到现在大概就叫做钱引安时代,庞家钰到法院系统字没有少提,官场话没少讲,任建新院长【已经列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序列】到宝鸡来,估计庞家钰也是陪同的,姓庞的到最后谁知道干啥去了,没有下文。杨主席用散文语言淡泊明志做了回答 ,不愧是一个文章好手。泥沙俱下的社会,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方能显出文人的沧海横流的文风,发表三分钟,案下十年功。文学之痴,敬业之精,四等高级法官来之不易,况且还要写写画画呢。岐山的招牌是周公,凤翔的招牌是东坡,周公有庙,东坡有湖就行了,周公是一种吐甫握发的苦行僧,东坡是一种开放豁达的东坡肉,生活得过且过,东湖柳不亚于周公庙,周公与炎帝一样,人的感觉比较遥远了,好像黄土高原一样了,很深邃,也很无从下手了的感觉。但是,东坡柳很近的,周公是一场睡梦,东湖柳树却为凤翔人包括我的同行作家带来了一种创作的激情,东坡既是一种乌台诗案的无奈,也是一种进士及第的狂妄,更是一种天下何以进入至治的理想,苏堤西府春晓注入了东坡式的飘逸,凤翔通判也成就了东坡的西湖24桥。杨主席的散文里面,能够体察出凤翔人的东坡情恋。如果您是凤翔人,东坡这么一个文化达人,必定是不能遗忘的,杨主席在乡愁篇里面就给与了东湖是凤翔人的母亲湖书写,足见其深厚的文学功力。 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东湖柳树依旧新。宝鸡是一个江河湖海云集之地,凤翔是一片海,什么海,楚人苞茅不贡,周昭王溺毙与漆胶之中,青铜之道从此阻隔,周室衰微,墙有茨,当此之时,秦人正在礼县蓄势待发,从扶风东犬丘【现在的七星河一带】牧马已近三百年了,也该回到秦人故地了,关中是我们的老家,为周王室牧马,是使命,也是一种担当,秦人即将拉开一个西府第二次有凤来仪的时代,这个中国古代定位系统的中心,就在凤翔,灵山有神,神农泉涌,时间定位在了犬戎之乱时代,幽王当时连跑路的体力都没有了,且不要说什么暴走了,文王武王周公太公的后代也大都与幽王体力上差不多,跑路的能力都没有,谈什么治理国家呢。 杨主席对秦史掌握的很好,凤翔人也就是入驻关中的秦人后代,凤翔人大都有一种秦人思想。当然了,周人也罢,秦人也罢,都是围绕着宝鸡在转运国脉,周秦之起点都在宝鸡,发迹与西秦,成事于咸阳西安,就是这么个格局。杨主席的文史脉络很清楚,先秦文化理解的程度是对一个学者的体检,杨主席的秦文化思路很清晰,秦承周地,雍城加冕,天降祥云于现在的卧龙寺一带,估计今年十月前后会出现的,但愿文王之心能再履心迹。 四 周朝的蒹葭苍苍,已经越过了现在的渭水茫茫,景公的大墓是我们看见了黄土的苍茫,东湖的流波,淹没不了东坡肉的芳香,走进雍州高原,方显灵山的人海茫茫,让我们告别周秦汉唐的秦腔悠长,抚摸一种凤翔秦文化的脉搏,窥视一种秦文化匠做技艺,探析一种杨主席情关风月下的人生思考,生活气息,以及这么几十年来基层法官的心灵反映,能够得到相应的文学方面的回报,杨主席也用了文心雕龙里面的一些话,也写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