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一章 天府之国誉神州
34 兴 文
* 石海洞乡名不虚
石海洞乡兴文县 神奇绝世出川南
岩溶遍及十七乡 天工造化非等闲
千奇百怪峰峰异 万象异态洞洞仙
兴晏石林目不暇 怪石嶙峋姿万千
石门石柱与石笋 石兽石人一应全
万平溶洞二十多 周家神风洞为冠
面积二十多万平 石林丛生洞里面
乳石累累如琼花 仙氛氲氤洞中漫
一字排开四洞口 妙趣天成各景观
兴晏乡有天泉洞 历时一万二千年
岩洞上下共四层 开放面积有八万
洞里藏洞赛迷宫 洞下通河水潺潺
洞中奇观到处有 游人倍觉眼花乱
石海洞乡名不虚 僰人故乡天下传
有个姑娘叫阿芳 能征善战神勇敢
她与哥哥率民众 反抗朝廷冲在前
金銮殿上三根柱 被她一箭就射断
皇帝派兵十四万 围剿洞乡怒火燃
阿芳冒险搬救兵 山神王赠镇山剑
杀退官兵继续斗 最后牺牲把身献
阿芳死后化石女 日月守卫洞乡前
石海仙姑被尊称 青石宝剑立面前
* 千姿百态天泉洞
洞乡有个卧虎岭 形似卧虎而得名
相传每当风雨日 石林风啸骇浪涌
卧虎出行在此日 谁若有幸遇此行
则可获虎一般勇 欲呼胜勇出美名
岭上常年栖岩鸦 成群结队旋半空
崖壁右侧有悬棺 岭下即为天泉洞
该洞又名袁家洞 崖壁上下有四层
每层隔四五十米 现开放第三四层
洞中大厅顶部有 天窗泉水飞流涌
似如银帘高高挂 故而得名天泉洞
一千多米主洞长 面积达八万多平
洞宽足有四十米 各具特色七大厅
穹庐广厦很宽阔 长廊石秀极生动
云步通幽好去处 泻玉流光映彩虹
天泉明宫景色雅 石林仙姿使人惊
石花奇观世少见 千姿百态天泉洞
穹庐广厦在洞口 面积有一万余平
相传明代是僰人 首领率众抵官兵
得知卧虎岭此洞 带领人马来修整
后来官兵寻踪到 都被僰人消灭掉
广厦前有一磐石 就是僰人点将台
石花奇观在四层 长达五百二十米
卧龙长眠景致俏 千乳悬垂真奇美
内有奇石似僧人 俗呼达摩来面壁
传说达摩修炼初 心不诚恳难专一
曾遭师傅严斥责 面壁九年如一日
诵经不辍成正果 惟妙惟肖名此石
天泉洞后出口处 有一天盆大无比
漏斗长六五零米 斗宽四百九十米
斗深二百零八米 俯瞰全球属第一
漏斗南壁中央处 两个美观钟乳石
石间隙缝渗水珠 飘飘洒洒令人迷
人说古时一女子 百日在此饮水滴
飘然成仙升天去 滴水成仙出故事
* 七女牧羊与夫妻石
石林管所前公路 东侧不远立七峰
峰高七至十二米 秀丽挺拔世人敬
大禹治住水患后 这里百姓得安生
安居乐业生活好 男耕女织绘美景
人间石林好景象 吸引天上七仙女
她们私自下凡来 羡慕人间有机遇
落下云头翩翩舞 歌声伴着牧羊女
王母娘娘得知后 怒罚她们变石柱
永远不许回天宫 受尽日晒雨淋苦
千百年来七女峰 日日夜夜黙守护
守护山下石羊群 距七女峰不远处
秀美石芽六米高 就是牧羊女所化
她那可爱一群羊 即是周围白石芽
如有谁家丢失羊 就来七女峰求话
据说此招非常灵 不久羊儿就回家
石林北有夫妻峰 周围群峰簇拥中
此峰高有三十米 中分高低两个峰
一块落石夹中间 宛若二人相抱拥
正看右高为丈夫 左边个矮为妻峰
背瞧丈夫变妻子 妻变夫峰趣横生
仙女玉姑随玉帝 石海洞乡来游览
偷偷爱上石娃哥 私定终身留人间
玉帝知道命天兵 用九十九道闪电
九十九个雷霆炸 将他二人来炸散
他们紧紧相偎依 化作石峰向青天
此峰称作夫妻峰 坚贞爱情世称赞
每到春天年轻人 都愿来夫妻峰前
呼唤玉姑和石娃 可使爱情笃永远
石林中有两石柱 格外醒目令人惊
一柱方形似斜塔 高二十米稍东倾
另柱好似痴情女 窈窕俊秀望远空
此柱高有三十米 上小下大椭圆形
远观石柱像古塔 峰体岩层分得清
当地人称望夫石 天涯望归情真诚
古时有对小夫妻 阿竹阿兰恩爱深
不久官府拉阿竹 硬逼进京送贡品
痛不欲生贤娇妻 阿兰见天泪湿巾
日夜守在山岩上 祈盼丈夫早日近
年长日久化石峰 日夜守望情意真
同情阿兰土地爷 帮她去把丈夫寻
费尽心血历万险 化作石峰累斜身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