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鱼化石’是无意间发现,没想到还是个那么久远的‘鱼化石’。”8月2日,丹棱县一石材厂工人罗正浩说,多年前他曾在幸福古村购买了几块原始石材,一直未加工,最近几天他准备加工成工艺品,不料竟无意间发现了一条“鱼”。
据罗正浩介绍,刚切开石头时,“鱼”的头部、身段、尾部齐全,栩栩如生,非常完整。后经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动物学硕士伍宇翼查看,此“鱼”体长22厘米, 尾长5厘米,体高6.5厘米,尾柄高2.6厘米,臀鳍4.5厘米,胸鳍2.8厘米,背鳍3.8厘米,臀鳍条数隐约可见16条。
伍宇翼初步判定,此次发现的“鱼”,有可能是远古鱼类品种——鳞齿鱼,属半椎鱼目,鳞齿鱼科,俗名为新鳍鱼,属于三叠纪—白垩纪时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湖泊。时期距今约1.99亿至7000万年。而从外表体形看,鱼化石当时体重大约150克左右,尚属小鱼阶段。而罗正浩所购买的石材据当地土壤岩石专家曹继华肯定,此石就是白垩系夹关组岩石,此岩石的形成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
据丹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现鳞齿“化石鱼”标本尚属丹棱县首次,此举对于促进丹棱全域旅游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幸福古村,有了更远“古”的活证,相信未来更能吸引游客纷至踏来。
目前还属于初步探究阶段,要得到验正,还有待邀请权威专家作进一步科学考察。(刘敬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