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体验到一个人生活的苦楚,我也在高中的三年好好地体会到了这其中的悲喜。 说悲喜有点勉强,事实上只有悲,没有喜!留守这个词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在高中以前只有父亲一个人在海南打工,那个他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城市。母亲则在家乡照顾我和姐姐。初中的时候,姐姐在成都找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工作,母亲便萌生了和父亲一起出去打工的念头。后来又顾忌我的年纪还小的缘故,所以一直待到我初中毕业。当我跨进了高中的生活也意味着我要一个人生活。开始的我觉得很不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想而知当年的我是多么的天真啊! 我觉得我最擅长的就是在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乱七八糟的。本来高中的日程就排得很满,每周就只有星期天下午一下午的时间用来休息,晚上还得上晚自习。我在每周上午最后一节课都会提前十分钟准备下课的时候开足马力冲出校门,抢公交车。(公交车的竞争是真的很激烈的,这才是真正的人才挤挤啊!)然后,回到家,打开门,发现没有人。然后我也顾不上吃饭就开开电视看!然后,就觉得家里好像少了些什么。开始的时候真的感觉很好,失去了父母的束缚,很自由也很新鲜。后来越来越觉得不对劲。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嚎啕大哭。
好像是高一的时候,国庆假期。当我历经苦难,回到家,想吃点东西的时候我发现家里没有米了。于是我就到我家附近的超市,买了米和好多菜。结完帐,然后一个人抱着一大堆的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米就掉在了地上,然后,我只能艰难的把剩在袋子里的那一点米拿回去。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又发现好像有东西落在了超市。于是我又回去超市拿,售货员说没有看见。然后我就只得回家。我一回到家就大哭了一场。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就是忽然觉得自己好委屈,凭什么我要受这种苦?哭了好久。后来自己哭到觉得没意思了就停了! 我一个人守着凌乱的家过着各种各样的节日。千里之外的父母只能够在电话里嘱咐我要在中秋节的时候记得买月饼,端午节的时候记得吃粽子,然后要我自己照顾还自己。我也能从他们的语气中听到他们的愧疚,我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钱嘛。我也是会安慰他们说要他们也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太累了,我一定能照顾好自己的。电话的这头,我已是泪流满面了,他们却听不出来。我不习惯对他们说我好想他们。我觉得这么赤裸裸的表达方式会让我很不舒服。然后我就一直不说。这样是不是不对啊? 回想高中之所以让我心力交瘁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学习上的压力,更是一个人生活的孤单和痛苦。在学校里,我每天就是上课,上课,上课。成绩不好,自觉在老师面前,同学面前低人一等。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的人在他乡为我所吃的那么多的苦。记得有次打电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对自己很失望,感觉自己的在学习上的努力都石沉大海,然后说着说着就哭了。那是唯一的一次。把我父亲吓坏了,赶紧安慰我。我知道他们都爱我,可是相隔那么遥远的爱让我觉得有点伤心。 一个人过着乱七八糟的生活。放假的时候是每天晚上一点睡,然后中午十二点起床,每天也不吃饭,饿了就随便吃一点零食。这样的生活十分规律,从未改变过。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电视,看电视,饿到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出趟门买点吃的。这样的生活我过来三年。一直觉得空虚寂寞,只是一个人在一座城,每天守着一套不大的房子,呆在里面,然后像一个独居动物一样生活蜷缩在房间的某一个角落。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心,所以房间的电视随时随地都是开着的,不论我在干什么。我可以听到除了我自己以外的人类的语言。每当门外有任何响动的时候,我都万分紧张。害怕是什么坏人。要是真有什么坏人闯进来了,我一个人有什么能力对付他呢?有时候听见有人敲门,我都会屏住呼吸,躲在角落里,静静地挺着门外的动静。隔了好一会,我才会透过门上的猫眼看看,门外的情景。这时候往往都没有人了。其实我知道,这有可能就是小孩子的一个恶作剧。可是我真的害怕。
我从未向任何人提及过我独自在家的时候的不安和恐惧,空虚与寂寞。我就那样一个人呆着,日复一日,索然无味。对着只有自己的回声的家,心中的负面情绪就像那冬季里的夜晚一样,那么黑黝,那么寒冷,把我身上的37.5的体温都吸收得一干二净,把我的希望扼杀在那狭小而又宽广的房间里。没有人抛弃我,我却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一样,只是在花钱,只是在读书,只是在打电话。我很懂事,我当然知道父母背井离乡是为了我有钱花,多读书。他们却不知道我还需要一种叫做“安全感”的东西。时至今日,我还是一个人,一座城。只是,换了一座城市。从熟悉的小县城,来到了北京。从高中到了大学。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熟悉了一个人,我只是没有感觉了,渐渐的。 写这篇东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说埋怨我的父母为什么不一直守护我的成长,而是想告诉所有的父母:钱,不是孩子想要的。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东西除了钱,还有在身边触得到的温暖。无论你是农民工,还是领导,还是普通的白领,请你一定要陪在你的孩子的身边,守护他们的成长,与他们一起成长。
在我的周围,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人在经历一个人成长的窘境。我们的父母没有钱,只有在他乡用汗水为我们挣得一点点的钱。供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我们也明白我们不得不“留”下来,“守”护爱!但是,我还是希望父母和孩子们能够在一起,不要让年幼的孩子尝尽独处的感伤。
(作者:三年与两天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