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一般会另外签订保密协议,如员工离职后违反保密协议规定的,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实践中,员工违反保密协议规定,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的,有的公司会找员工约谈违约赔偿的事;但情况相对较严重的,员工是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的。
商业秘密是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源代码、核心技术、生产工序配方、客户信息等内容都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的有力武器,这些商业信息不但能为公司产生巨大收益和发展,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公司的存亡。所以公司与员工订立保密协议,是保护公司商业秘密最常见有效的方法,想要订立合法有效且有力度的保密协议,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1、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能签保密协议吗?
通常保密协议与劳动关系是同时存在,但是保密协议可以独立存在,不受劳动关系约束,单独签订保密协议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退休返聘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兼职人员;外聘项目顾问等提供了劳动但非劳动关系的人员,都可以单独签订保密协议。
2、保密协议在何时签订,是否属于员工的义务?
法律并未规定保密协议在何时签订,可以在员工提供劳动期间的任意时间点签订;同时,保密协议需要双方自愿签订,无需员工必须履行签订义务。通常建议公司在员工入职之时就签订保密协议。
3、员工未签或者拒签保密协议,还需要承担保密义务吗?
基于《劳动法合同法》和《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员工有义务对公司忠诚并保守公司秘密,因此即便公司与员工之间没有书面的保密协议,员工依旧要对用人单位的秘密内容承担保密义务。
4、如果员工违约泄密,要承担哪些责任?
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反保密协议产生的损失,可依约主张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具体赔偿费用按照泄密一方给公司造成的实际损失;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一方利用该商业秘密所获利润;以及公司维权所产生的合理费用,比如调查泄密行为的费用、律师费等;
行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部门有权责令违反保密协议约定的员工停止违法行为,泄密一方将载有商业秘密的软件、图纸等相关材料返还给权利人或者予以销毁,同时对泄密一方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刑事责任:员工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按法律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还会要求罚金或者就单独判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就可能会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还要求给罚金: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商业秘密的;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银雷律所团队在律师行业深耕了十多年,在 婚姻继承、财产纠纷、征地拆迁、公司法务、刑事诉讼、合同纠纷等更多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如需金牌律师咨询和服务,欢迎关注 “银雷律所”公众号联系我们,跟随“银雷律所”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