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位于成都东北角,因沱江水位超警,被淹。
金堂沱江段向东南遇龙泉山,河道收窄,让城市处于不利地势,而城市又建于江滩平地,脆弱性凸显。与川内其他几条主要大江相比,沱江上游并没有控制性水利工程,很难对如此强度的洪峰进行人为削滞。近几年极端气所带来的瞬间降水灾害一再刷新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让城市被动防洪不堪一击。
想一想,工程上的海绵城市手段,只能应对文字上的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似乎对每年都来的“百年一遇”束手无策。问题症结不在城市底下多深应该变“软”,而在于我们怎么把城市分块建于安全之地,分块间留出自然空间,蓄洪、行洪。要避免资本推动的绵延开发,“像个大城市一样填塞”。
同时,滨水烟火气固然重要,但不是每个城市都满打满算要把滨水用房子填满。同类的国外城市,在季节性河流周边途径城市区段都留足了足够的自然区域行洪,可能他们人少,城小,预留空间可以更大。同时,很多积极的规划策略也很流行:绿带、绿环、线性公园都带有可用关键时刻雨水吸纳的溪谷。要是本来就是平地,那就尝试学习都江堰李冰工程,主动分洪,低强度开发或不开发分洪区。
已开发为建成事实,就只能用综合的防洪工程手段去保护城市的脆弱性:上游建坝、城中加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