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当时,他只猜中了肺泡表面液膜的功能,却并没有发现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层液膜的表面张力。
又过了30多年,医学界才真正意识到冯·尼尔加德是对的,肺泡真的可以分泌调节表面张力的物质。
实际上,这种物质和肥皂液类似,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肺部界面活性剂,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在大小肺泡差压不同的情况下,只要加入肺部界面活性剂,就可以有效降低液膜的表面张力,使小肺泡不会塌陷。
肺部界面活性剂的发现,也完美地解释了早产儿为何常有呼吸困难的问题。
原来在胚胎发育的第24周,胎儿的肺部细胞开始少量生产肺部界面活性剂。到了第34周,肺部界面活性剂的分泌才开始突增,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的肺泡才不容易团灭。
反过来,不到34周的早产婴儿由于肺部表面活性剂不够,很容易发生肺泡塌缩回不过气的状况。这就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也就是我们看到早产儿常戴着呼吸机的原因。
|